四城新區,詩意昭化。
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紅色根脈深厚、雙擁歷史悠久,是第十一屆雙擁模范區。
昭化是革命老區,區域面積1440平方公里,轄12個鎮,總人口24.13萬人。轄區內有駐軍1家,優撫事業單位1個,軍民共建單位32個,各類重點優撫對象2223人。
(相關資料圖)
在這片血染的土地上,昭化人民秉承愛國愛軍情懷,發揚紅軍精神,繼承雙擁光榮傳統。雙向奔赴,創新共建,舉全區之力創建省級雙擁模范區,走出了一條極具昭化地方特色的雙擁之路。
創新機制抓共建 構建雙擁新格局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雙擁辦的精心指導下,昭化區把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務實擔當做好雙擁工作。
昭化區成立了以區委書記為組長,區委副書記、區長為副組長,區級32個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做到了人員、經費、辦公地點“三落實”。各鎮均建立健全雙擁工作機構和服務組織,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成員單位按責抓,各鎮末端抓覆蓋全區的工作網絡。
制定完善區委議軍會議、軍政座談會議、雙擁工作領導小組例會等會議制度和軍地合署辦公制度,每年召開至少兩次專題會議,研究國防和雙擁工作。
把雙擁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及部隊建設的總體規劃,作為目標管理、干部實績考核、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保障雙擁工作落地落實。
全區163個“區、鎮、村”三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實現全覆蓋;創新在浙江嘉善建立全國首家異地退役軍人服務站,今年又在廣東成立異地退役軍人服務站,延伸服務觸角,增強退役軍人歸屬感。
創新形式搞宣教 弘揚雙擁新風尚
昭化區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營造出濃厚雙擁氛圍。23個永久性雙擁標牌、100多幅宣傳標語、遍布城區的80多個軍人服務標志琳瑯滿目,成為一道道亮麗風景。
昭化區還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開設專題專欄,宣傳介紹《國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及其他國防知識。實現全區廣播有聲、電視有影、報刊有文、活動有簡報……雙擁宣教活動有聲有色,精彩紛呈。
積極打造雙擁公園、“雙擁一條街”、雙擁廣場及雙擁主題公園,設置雙擁永久性標識、雙擁宣傳櫥窗,懸掛雙擁道旗,營造出濃厚的雙擁創建氛圍。
創新品牌強特色 譜寫雙擁新篇章
近年來,昭化區常態化開展“情系邊海防官兵”“關愛功臣、關愛烈屬”等擁軍優屬活動。在春節、“八一”等節日走訪慰問邊海防官兵及家庭,組織官兵家屬義診體檢,妥善解決官兵“三后”問題。
持續開展立功受獎報喜、光榮牌匾懸掛、歡送新兵入伍、歡迎退役軍人返鄉、陽光安置、退役軍人及家屬專場招聘會、節日走訪慰問等儀式活動,將黨和政府的關心送到軍屬家中,切實營造“一人立功 全家光榮”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激發部隊官兵的光榮感。
每年清明節、烈士公祭日,昭化區還創新采用“互聯網+代祭掃”模式,線上線下同步開展祭掃活動。開展“情系老兵”醫療巡診活動,為2000余人次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送溫暖、送健康。邀請參戰老兵代表參加“永遠跟黨走·萬人踏歌行”文藝晚會和全區重大活動,樹立退役軍人的光輝形象。
創新推出“村能辦”,徹底打通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辦事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撫優待政策……
同心鑄國防,雙擁譜新篇。2023年是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是新一屆省雙擁模范區創建之年。昭化將搶抓創建契機,助推全區雙擁工作邁上新的臺階,讓雙擁之花綻放昭化大地,結出豐碩成果!(記者 戚原 通訊員 王菲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