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看了一個企業家的視頻,大意是,雖然年輕人能夠拿到大學文憑,但要考量和問自己能干什么,不是因為有了大學文憑能夠拿多少錢,而是因為你能做什么才能拿多少錢。
結果評論區都是:我工作就是為了賺錢,天天跟我講有的沒的干啥?
時代變了,年輕人逐漸認清了職場的本質,但老一輩企業家還在用上一代的雞湯忽悠人。當今職場的主要矛盾是00后日益增長的智商和60后企業家過時套路之間的矛盾……
句句不談薪資,條條不離奉獻, 樁樁不談好處,事事皆講境界, 時時教導感恩,處處教育別人。
以前這招好使,因為經濟增速快,企業成長快,個人的成長也很快,可以放棄當期的收入去積累經驗謀求更大發展。現在不一樣,大家發現賺錢更難了,因沒錢帶來的危機感和不安更加嚴重了。
為啥人變現實了,是人自己造成的嗎?感覺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不一定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