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間,一段李玟(coco)生前講述參與《中國好聲音》時遇到不公平待遇的錄音曝光,引發極大關注。
【資料圖】
互聯網對2012年董貞好聲音"被黑"事件尤有記憶,在大眾對刀郎《羅剎海市》馬戶又鳥的暗諷解讀之后,李玟的控訴再次引爆了輿論。隨著事件的發酵,越來越多曾經的好聲音學員也站出來控訴這檔節目。
18日,《中國好聲音》母公司星空華文股價暴跌超20%,半日蒸發近百億港元。
(圖片來源:Wind)
娛樂圈的歸娛樂圈,資本市場的歸資本市場。
星空華文提供全方位的文娛IP,包括綜藝節目、音樂、電影及劇集以及其他IP相關產品和服務。目前公司有四個主要業務線:綜藝節目IP運營及授權、音樂IP運營及授權、電影及劇集IP運營及授權及其他IP相關業務。四大業務主線中,貢獻營收和毛利最大的一直是綜藝節目IP運營及授權業務,占比在70%以上。
(數據來源:Wind)
而撐起綜藝節目IP運營及授權業務的,主要是幾檔受歡迎的節目。一是2012年年推出的《中國好聲音》。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播出十季后,《中國好聲音》創下中國季播持續時間最長的綜藝節目的記錄。還有2018年星空華文與優酷共同制作的《這!就是街舞》,同年總播放量超過17億次,當年位居舞蹈類綜藝節目排行榜榜首。
《中國好聲音》的滑鐵盧,會是個風向標。因為觀眾對于其制作節目的接受度和抵制情況,直接影響著星空華文的業績報表。
(營業收入及增長率)
(凈利潤及增長率)
在香港市場,與同業相比較,星空華文在營收下滑、凈利潤掙扎在平衡線的基本面情況下,反而有著遙遙領先的估值:
上表顯示,其PE是行業中位值的21.5倍,PB是中位值的4.7倍。總市值僅次于騰訊音樂。乃至于有投資者感嘆:“孤陋寡聞了,港股還有這么高估值的公司”。
其實也不奇怪,因為它是一只高度控盤的票。
根據公司招股文件,在公司上市之初,公司前25大股東持股占比高達98.65%,市場上可流通的股份只有570多萬股。用很少的資金就可以把股價做得很高,而跟這些大股東們比起來,散戶的力量不值一提。
與同業相比,星空華文的商譽也在比較高的水平。
李玟事件,可能會對現有經營情況形成負面拖累。此外,對商譽的影響幾何,還有待市場檢驗。
更重要的是,今年12月28日,大股東持有的股份要解禁了。
從投資的角度而言,港股市場上的散戶投資者,還是隔岸觀火的好。
?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