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股票 > 正文

    經濟日報金觀平:標準引領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家標準委聯合多部門日前印發《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這是首個國家層面的氫能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明確了近3年國內國際氫能標準化工作重點任務,推動氫能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和安全保障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將有效提升標準供給水平,助力我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公認的清潔能源,氫能被視為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之一。近年來,氫能產業發展不斷提速,尤其是氫燃料電池的應用規模和成本效益都已顯著提升。中國氫能聯盟預計,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到2050年,氫氣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的占比將超過10%。

    氫能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全球氫能源事故時有發生。由于密封失效、設備故障、操作失誤、運輸事故等原因引發的一系列氫能使用問題,不僅給氫能安全管理敲響警鐘,也反映出氫能領域標準體系不健全帶來的危害。

    截至今年3月,我國已發布氫能領域的國家標準222項、行業標準94項、地方標準21項、團體標準210余項。然而,許多標準發布年代較為久遠,已不適應當前產業發展需求,標準化體系建設整體滯后于行業發展。例如,在氫排測試中,瞬時排放氫氣濃度不超過8%是否科學合理,缺乏數據驗證;高密度儲氫等新型氫儲運方式尚無統一標準,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氫能產業仍處起步階段,一些關鍵技術領域缺乏相應的標準支撐,包括前沿核心技術受限、降低研發制造成本、安全可靠性等在內的諸多問題,制約了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標準化是引領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推動產業規模化的同時,能夠保障研發和生產過程的規范有序。去年10月,九部門聯合印發《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其中提出要建立覆蓋制儲輸用等各環節的氫能標準體系。

    面對更加多元化的應用場景,氫能在安全保障、儲運、裝備設施等具體方面亟需建立覆蓋全產業鏈的規范化標準體系。

    要堅持創新驅動、標準引領的發展理念。健全清潔氫能存儲全產業的標準供給結構,拓寬各個環節的標準覆蓋度,不斷提升產業鏈標準化新水平。加強標準化國際交流合作,積極主持和參與國際技術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推進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體系兼容,逐步提高我國氫能國際標準化影響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