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股票 > 正文

    四成免費用!浙江發布全國首批公開實施專利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全琳珉 通訊員 市聞


    【資料圖】

    8月11日上午,浙江省專利公開實施政策公示會在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舉行。會上正式發布了全國首批公開實施專利清單,并發放了全國首張定量許可證書和首批專利權益分割證書。

    專利轉化是知識產權發揮技術供給和制度供給雙重作用的核心要義。2021年來,浙江聚焦高校院所專利轉化率低、中小微企業對接高校院所難、專利技術實施“最后一公里”未打通等問題,率先探索“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即專利權人通過專利授權部門公告作出聲明,表明凡是希望實施其專利的人,均可通過支付規定的許可費而獲得實施該專利的許可。

    截至目前,全省累計6211件專利參與試點,落地實施2636件次,成交金額375.1萬元。

    2023年1月1日,《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正式實施,其中第12條率全國之先,在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基礎上,創造性提出“專利公開實施”制度,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科學技術計劃項目所形成的專利成果,自授權公告之日起滿三年無正當理由未實施的,應當納入公開實施清單,并由專利權人合理確定專利公開實施的方式和費用標準。

    為加快專利轉化運用,浙江印發了《關于推進專利公開實施的指導意見》和《浙江省專利公開實施辦法(試行)》規范性文件,明確了專利公開實施的對象范圍、具體程序、爭議解決機制等,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

    經前期積極發動組織,首批專利公開實施清單已經形成,共計6838件專利,來源于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寧波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等省內48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巨化集團、阿里巴巴達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等各類企事業單位。

    首批專利公開實施清單包含了全國首個公開實施專利池和全國首批專利申請權開放許可清單。前者是圍繞某個產品或產業集中布局的一系列關聯專利的組合,后者則是已提交申請但還未授權專利的開放許可清單。“設置專利申請權開放許可清單,主要是為了縮短專利技術轉化周期,讓專利盡早轉化實施。”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處處長林敏表示。

    從特點來看,該批公開實施專利質量水平較高、產業匹配度較高、轉化實施門檻較低。

    6838件公開實施專利中,發明專利共5838件,占比85%,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4781件,占發明專利總數的比例近82%;

    從領域分類來看,主要以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領域為主,其中數字經濟領域專利1424件,占比超21%,與我省產業發展定位以及市場主體需求比較匹配。

    從交易價格來看,轉讓或許可年費在5萬以下的專利占比79%,其中包括2789件免費許可實施,占比41%。支付方式包括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先用后轉”、“入門費+里程碑收益”等多種創新方式,大大降低市場主體獲取創新成果的門檻。

    經前期撮合對接,目前共16個項目已經達成合作意向。來自杭州、寧波、溫州、金華、臺州等地16家企業現場在高校院所完成了線上遠程簽約,此次簽約涉及91件專利,涵蓋節能環保、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行業。廣大創新主體若有興趣,也可登錄“浙江知識產權在線”“一平臺交易”的“公開實施”專區,查看具體專利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為解決專利開放許可服務資源的有限性問題,浙江在全國首創定量許可制度,即允許以發明人及其服務團隊的服務能力為基準,確定被許可人數量。浙江大學的專利“解淀粉芽孢桿菌及其用途”,率先通過定量許可的方式,以毎年5萬元的價格許可給潛在被許可人,限量20個。會上,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為首單許可交易雙方,浙江大學和湖州康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放編號為01的定量許可權證書,標志著全國首張定量許可證書完成發放。

    高校院所擁有的大部分專利技術,在實施中都離不開發明人的參與和支持。單位和發明人圍繞權屬比例約定、收益分配、行使規則、費用分擔等往往會產生爭議,影響專利的具體實施落地。對此,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推出專利權益分割確認服務,作為第三方為交易保駕護航,全國首批專利權益分割證書由此而生。會上,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為5對相互約定專利收益分成比例的交易雙方發放了專利權益分割證書。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