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股票 > 正文

    排名“打架”的背后,隱藏著國產手機新變局

    排名“打架”的背后,隱藏著國產手機新變局

    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手機市場又開始熱鬧起來,但不是銷量,而是你爭我奪的排名。而華為5G手機要回歸的消息也甚囂塵上,華為9月“九成概率發布5G手機”。這將給市場帶來變局。

    文|游勇

    編|周路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01

    幾份互相“打架”的數據

    現在的手機市場有多卷?先看看數據分析機構最近披露的幾份數據。

    7月還沒過完,各大數據分析機構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國內Q2手機市場的銷量或者出貨量情況。7月27日,IDC率先披露了國內二季度的手機出貨量情況。其中OPPO以17.7%的市場份額排在國內第一,vivo以17.2%的份額排在第二,榮耀、蘋果和小米分別位列三至五名。

    緊接著是已經披露了全球數據的Canalys又把中國數據重新公布了數據,國內市場的第一名變成了占比達到18%的vivo,而OPPO以微弱差距排在第二,蘋果、榮耀和小米分列第三至第五名。

    而Counterpoint公布的相關數據里,vivo以17.7%排第一,OPPO以17.2%緊隨其后,然后是蘋果、榮耀和小米。

    不少人好奇,為何各機構的排名數據會有出入,甚至出現“打架”的情況?實際上,這與每一家的統計口徑有很大的關系。比如Counterpoint統計的是銷量,而IDC統計的是出貨量。銷量指的是賣到消費者手中,已經被激活的手機;而出貨量有可能部分貨源還積壓在渠道手上。

    其實從上述機構的統計也能看到,盡管vivo和OPPO在一二名之間有些出入,但份額相差非常小。但這并不妨礙各廠商都拿到了有利于自己的報告,或者總能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對外釋放信心,你好我好大家好。

    比如vivo選了Canalys和Counterpoint的報告內容,OPPO傳播的是IDC的數據。華為對外宣傳的是市場份額增長率,因為華為手機反彈最猛。小米統計的是全球銷量,因為海外市場一直是小米的強項。

    而在上述三份數據中,榮耀比較尷尬,都排在了較為滯后的位置。榮耀干脆另辟蹊徑,主動對外披露了一個“權威數據”:“在W29(7.17-7.23)這個單周,榮耀智能手機的銷量達到了近97萬臺,占據了市場份額的19.5%,連續第四周穩居榜首位置。”

    這個數據沒有標注來源。但數智前線獲悉,這實際上是BCI的數據,BCI作為一家通訊領域的專業咨詢公司,連接了很多廠商的數據庫,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基本是他們的客戶,里面能提供各家廠商每周的詳細出貨數據,需要付費使用。不過,其數據一般并不會對外披露和傳播。

    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大家對排名追求的背后,整個市場依然還沒有真正觸底反彈

    IDC指出,上半年出貨量約1.3億臺,同比下降7.4%。值得注意的是,整個“618”年中大促期間,在廠商與電商平臺雙重優惠補貼,且力度較大的情況下,智能手機銷售同比下降幅度仍超過5%,“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依然處于低谷,市場情況未見好轉。”

    幾位經銷商也告訴數智前線,暑期在往年都屬于旺季,學生購買的多,但今年也明顯受到了影響,消費力不如往年。

    目前,頭部幾家的差距都非常小,沒有了當年華為一家獨大的局面。但這個市場并非平靜如水,一份市場排名的背后,暗藏著市場的競爭和變局

    02

    華為成為新的變量

    在IDC的這份數據里,華為手機二季度的市場份額從7.3%漲到了13%,幾乎翻番。難怪余承東喊出了,“華為的旗艦手機正走在回歸的道路上”。

    在芯片被限制供應后,華為手機的銷量迅速下滑,并且在2022年前后跌入谷底,國內Top5的排名已經看不到其身影,在Odmi數據的統計里,華為的占比更是只有3%,而高峰期在國內市場的占比超過了43%。如今,各種跡象表明,華為手機將成為國內手機市場新的變量。

    銷售末端的感知并沒有這么強烈。幾位華為經銷商都提到,今年二季度華為確實有所反彈,“但感覺沒有外面的數據這么夸張,也不知道這個翻一番的數據是怎么來的。”東部沿海省份的華為核心經銷商南山林對數智前線說。

    南山林坦言,近幾年他們店鋪華為手機的零售規模下滑了60%,但門店數量跟原來持平,“雖然沒有辦法盈利,但人就是活在希望里的,盡量想辦法控制著少虧一點。” 南山林說,他們現在也沒有做什么準備,“可能就是聽話一點,華為叫你開店就開店,叫你干活就干活。”

    另一位西南省份的經銷商陸北海分析,華為手機二季度反彈跟華為對市場策略進行了梳理有關,不再積極推智選手機。之前,華為為了解決5G手機無法供應的難題,聯合了一眾國代商和運營商推智選手機,但效果并不好。智選手機基本虧錢,然后靠賣華為Mate和P系列來彌補,導致渠道的積極性不高,但現在除了Hi nova,華為已經很少推智選產品,“我能賣多少,我就定多少,我就愿意去推。”陸北海說,華為市場策略的調整激發了渠道的積極性。

    相比于銷量反彈更重要的消息是,華為已經放出了聲音,Mate60要在9月正式發布,而屆時華為5G手機也將回歸。多位經銷商透露,華為已經跟他們通了氣,但口徑上留了一些空間,“有九成的可能性5G要回歸”。

    至于如何解決高端芯片問題,各種版本的消息都在市場上流傳。比如多重曝光工藝、芯片堆疊工藝,甚至有消息稱,高通將向華為供貨,不過提供的是落后一代的產品。

    但一個普遍被認可的觀點是,華為現在的方向是用成熟制程把產品做到最優,包括通過chiplet、先進封裝、堆疊、多重曝光等技術和工藝。數智前線獲悉,任正非最近在內部的一個講話中曾強調,芯片的創新路徑是堆疊,以面積換性能。

    不過,對于還處在低谷的手機市場而言,華為手機的增長必然會影響到其他手機品牌的銷量。

    首當其沖的肯定是榮耀。”陸北海說。榮耀保持了華為的很多基因,在前期確實貢獻了一定的銷量,但導致現在缺乏自己的標簽。當然,華為手機受阻時,獲益最大的也是榮耀, 很多榮耀經銷商和門店之前都是華為的經銷商和門店, 不少華為手機的用戶也轉而去購買榮耀。

    但兩家企業已經完全切割,雙方的關系也從自家人變成了相互提防的競爭對手。即便是之前未切割的時候,兩家的內部競爭也非常激烈。

    過去幾年,華為一直在穩定大的渠道商,讓他們保持忠誠度。多位華為大經銷商告訴數智前線,華為不允許他們花很大的精力去操盤榮耀手機。“華為的核心經銷商不敢去大力賣榮耀,不然會被剔除出去。

    盡管華為的核心渠道商也會賣一些榮耀手機,但量普遍很小。據上述人士透露,跟著榮耀的經銷商大多在當地是二線經銷商,規模和實力都相對會差一些。

    華為的回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榮耀經銷商的信心。前幾天,榮耀在沿海一個省份召集了一批經銷商去開會,商談榮耀配股融資的事情。“目前我也沒聽到誰家說馬上要認購了。”南山林說,大家還是處于比較觀望的態度。“到這個時間點了,你去搞擴股說明什么,可能華為的回歸也是他們沒有想到的。”

    03

    折疊屏能否幫國產廠商逆天改命?

    除了華為增幅比較大,寒冷的手機市場還有一抹綠色:折疊屏手機。

    折疊屏已經成為國產手機廠商的標配。今年7月,榮耀發布了新款折疊機Magic V2,三星也發布了兩款折疊機,盡管三星在國內的聲量一直比較弱,但三星是最早進入這一賽道的廠商,也一直保持對折疊機的技術探索。華為和vivo分別在一季度發布了Mate X3和vivo X Fold2。

    而在接下來的8月份,又有一大批折疊屏手機在發布路上。據數智前線獲悉,小米MIX Fold 3將在8月份發布,支持全焦段徠卡四攝和無線充電,但不會有一英寸大底攝像頭。而OPPO也將在8月上市全新一款小折疊機型,這種時尚小巧的機器深受女性用戶的喜愛。不過,之前流傳的一加折疊屏并不會這么快在國內發布

    “折疊屏是目前低迷的手機市場唯一一個可以保持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告訴數智前線,一是折疊屏本身體量基數還比較小;二是各安卓廠商都非常重視,折疊屏成為安卓廠商沖擊高端,與蘋果打造差異化競爭的產品;三是折疊屏這種產品形態,更容易引起消費者關注,激發換機欲望。所以,安卓廠商形成了“橫折+豎折雙產品,與直板機一起,形成雙旗艦產品布局。”

    目前,已經發布的這幾款折疊屏在市場中都保持著很高的熱度。比如,已經上市4個多月的華為mate X3還需要比官網價格溢價4000元左右,“華為在刻意控制市場預期,為接下來的5G回歸做準備。”

    數智前線從公開市場獲得的消息是,榮耀Magic V2目前黑色需要加幾百元的價格,其他顏色都可以直接購買。但發售第一天溢價最多,在2000元左右。OV和小米的折疊機在發布初期也出現短暫的斷貨和溢價情況,但相比之下沒這么嚴重。

    為何折疊屏會出現溢價?到底是產品供不應求,還是廠商在有意控制出貨量?

    一位手機企業的管理層告訴數智前線,折疊屏現在還處于過渡階段,工藝成熟度制約了折疊屏的產能。目前,折疊屏元器件在從國外供應商轉為國內供應商,比如柔性屏幕從三星轉向京東方、華星光電和維信諾等,鉸鏈由KH Vatech、安費諾等海外企業轉向了國內的富馳高科、精研科技。“因為國產的整個的技術它的成熟度不夠,經常會導致你的進度遇阻。”

    而且,盡管折疊屏賣得比較貴,少則七八千,多則一萬多元,但幾位業內人士都表達了同一觀點:現在手機廠商做折疊屏普遍都在虧錢,背后更多是為了高端品牌效應。因為折疊屏的工藝比較復雜,良率低,而供應鏈也沒這么成熟,成本很高。

    更關鍵的是,手機作為消費電子,非常需要規模來平攤研發和制造費用,現在折疊屏的銷量普遍不高,2022年,國內折疊屏的整體出貨量也在330萬臺。單個廠商的出貨量最多也就在百萬量級,相比于其他單款千萬級的產品,折疊屏在當下確實很難賺到錢。

    但多位行業內人士認為,折疊屏溢價更多是手機廠商的操盤策略

    一位西部省份的頭部經銷商透露,榮耀Magic V2在他所在的省份,每周發貨量只有100多臺。如此緊張的配貨量,很容易造成了溢價,而且經銷商需要搭配其他不好銷售的機型,才會獲得折疊屏的供應。在榮耀官網,Magic V2也處于缺貨狀態,系統顯示需要在9月16日之前發貨。

    渠道控盤的這一套模式一直是華為非常擅長的做法,榮耀也繼承了華為的這一套打法。所謂渠道控盤就是通過控制放貨速度,塑造高端稀缺的品牌形象,給了渠道商炒作空間,通過溢價來保持產品的熱度,而消費者最終購買需要付出高于官網的價格,“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渠道一直是饑餓的狀態。”

    但拋開廠商們的這些操盤手段,折疊屏毫無疑問是國產手機品牌目前沖擊高端的一個絕佳支點。過去幾年,成熟的手機市場處于存量競爭的狀態,當增長的紅利消失后,沖擊高端的每一步走起來都異常艱難。蘋果依然在高端市場遙遙領先。國產品牌也很努力,無論是影像上的突破,還是底層性能上的突破,但缺少一個有力的抓手。

    如今,折疊屏已經具備了這種潛質。首先,它的價格足夠高,符合高端形象;其次,它作為新形態,在技術上還有很多挖掘的空間;再者,蘋果一直沒有涉足。

    這或許也正是問題所在,折疊屏能否在未來成為主流形態依然是個問題,盡管現在很熱鬧,增速也很猛,但不應該忽視的一點是,它在全球的總銷量都不算高。

    對于折疊屏的前景,幾乎是見仁見智。南山林認為,折疊屏未來肯定會成為一個比較主流的高端機形態,但另一位人士則非常篤定地認為,折疊屏現在就是宣傳高端形象的機器。

    郭天翔則告訴數智前線,目前折疊屏由于各方面成本依然較高,所以大部分廠商的利潤率并不高。隨著技術的繼續提升成熟,折疊屏的價格會繼續下探,進而增加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雖然由于基數較低,折疊屏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短時間內還是難以完全取代直板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