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色財經7月6日訊(記者 李子?。?/strong>雙星新材(002585.SZ)、萬順新材(300057.SZ)相繼披露獲得復合銅箔首單,這被資本市場視為從實驗室突破轉向訂單突破。但據清一色財經多方采訪獲悉,首批訂單或象征意義大于實質,復合銅箔規模量產可能要到今年四季度末或明年一季度。
此外,復合銅箔實驗室樣品驗證通過,并非意味著導入在即,因為新技術產業化過程還需要實踐積累。有業內人士表示,批量出貨時還是出現了良率不足的情況。而良率不足帶來的成本上升,亦有可能導致復合銅箔在短期內“叫好不叫座”。
行業量產最快或在年底
(資料圖)
近期,雙星新材、萬順新材相繼自愿披露公告表示,公司簽訂首張復合銅箔訂單。清一色財經記者亦先后聯系上述兩公司,但由于客戶保密協議等原因,未獲得進一步的信息。
解析公告信息,兩公司的披露具有諸多共性:一是標志著公司在復合集流體領域的技術突破;二是為公司首張復合銅箔產品訂單,暫未對2023年度業績產生影響;三是該產品未來要實現大規模銷售,尚需獲得更多客戶的認可。
從中不難看出,相關訂單的量級可能不大,且可能不在今年內交付,下游電池廠的反饋同樣從側面佐證了這一判斷。有國內主流電池廠相關人士對清一色財經記者表示,現階段的復合銅箔產品在成本上還沒有優勢,公司現在交付的產品中未采用(復合銅箔)。
而從另一復合銅箔廠家相關人士處獲悉,復合銅箔正處于從0到1的重大變革階段。實際上,各廠商已經有產品送樣給客戶,并且也取得了小批量訂單。
上海鋼聯銅事業部銅板帶箔分析師俞燦也對清一色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復合銅箔各生產企業先后有樣品出爐,在經過內部循環測試后先后通過不同方式送樣給下游電池企業實驗。
“但目前市場暫未有明確的實驗結果,短期內結果不太明朗,預計四季度末或者2024年一季度,銅箔有望實現量產,屆時可能優先用于動力電池領域?!庇釥N進一步分析。
成本仍未達到平替
復合集流體是一種“金屬導電層-高分子材料支撐層-金屬導電層”三明治結構的新型集流體材料。理論上來說,復合銅箔相比傳統銅箔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的優勢。
不少復合銅箔廠家披露,目前送樣的復合銅箔產品,受到客戶的較好反饋,“但批量出貨時還是出現了良率不足的情況,所以還沒能進入量產階段?!鄙鲜鰪秃香~箔廠家相關人士表示。
對于目前量產階段的難點,俞燦分析:一是基膜的選擇,PET銅箔存在循環跳水問題,PP基膜熔點低、抗拉強度差,且目前缺乏針對性開發,PP銅箔的技術瓶頸很高,主要體現在PP跟銅層附著力問題、拉伸強度及耐熱性的問題。
二是技術方面,路線未定型,兩步法的制造廠設備實際跑速低于預期;從一步法看,靶材利用率較低。
三是生產成本方面,設備電耗高,國產設備宕機率高。
路線未定型及生產成本高,或意味著復合銅箔“成本低”的優勢難以短期內實現。俞燦表示,目前復合銅箔成本大于5元/平方米,傳統6微米鋰電銅箔成本在1.5萬-1.9萬/噸,約合4.3元/平方米。
英聯股份前期的調研紀要披露,復合銅箔目前還未實現量產,經測算,實現量產后,成本約3.5元/ 平方米;未來定價也將結合成本水平和市場定價機制確定。
而據上述復合銅箔廠家相關人士了解,目前復合銅箔成本報價普遍略高于現有的銅箔報價,大概在20%-50%之間。不過,“盡管價格更高,但他們在安全性和輕薄化上更有優勢,所以電池廠商還是會使用?!?/p>
其解釋稱,主要是中間PP和PET有一定的絕緣作用,可降低電池熱失控現象,且中間PP或者PET更輕,輕薄化更突出,相同體積下,整個電池更輕,間接的能夠提高單位能量密度。
實際上,新技術需要更多的時間被市場驗證與接受,在銅箔行業格局或將洗牌之時,率先規模量產并被市場認可的產品,有望在市場中占據先發優勢。
據清一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布局復合銅箔的A股公司,主要有寶明科技、雙星新材、萬順新材 、璞泰來、諾德股份、英聯股份等。
(編輯 曹婧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