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股票 > 正文

    世界焦點!連續兩天收視第一,郭京飛一出場就牢牢抓住了我眼球,這劇要火了

    央視終于打破了青春校園勵志劇的困局。


    【資料圖】

    提到國產校園劇,很多人都會把思緒拉回到2000年前后。

    這幾年,誕生了兩部部校園劇“王炸”。

    一部是1997年郝蕾、李晨《七十歲不哭》,一部是2002年保劍鋒的《十八歲的天空》。

    尤其是《十八歲的天空》,播出時話題熱度并不高,卻在歲月中成為國產校園劇的經典。

    這些年來校園題材和高考題材的電視劇都備受觀眾喜歡,比如《小別離》《小歡喜》《小舍得》、《少年派》。

    以受關注的教育話題切入,加上中生代演員的加持,群像飽滿讓人越看越上癮,收視熱度很容易雙雙爆表。

    但在爆款不斷的同時,校園劇也逐漸開始“變味”,要么,把販賣焦慮當成了收視密碼,要么拍成了青春愛情向的,比如正在熱播的《偷偷藏不住》。

    而真正嚴肅寫實向的,比如《大考》,卻難成收視爆款,討論度也不高。

    該央視出手了,《追光的日子》。

    央視一套的青春校園劇,老師長郭京飛這樣?確定這有人看?

    還真不少。

    6月29日首播,直接被《新聞聯播》點名安利,17秒給足排面,收視破一奪冠,意料之中。

    真正厲害的在這里,首播后斷更三天,昨晚復播,換成誰,都是艱難的收視大考。

    結果,復播收視繼續破一,繼續奪冠。

    收視如此硬氣,有點意思了。

    口碑也不俗,豆瓣目前沒有開分但評論區也基本是稱贊。很多看完劇集的觀眾,都是清一色的兩個字:真實。

    一口氣刷完前5集,不禁感慨:

    《追光的日子》確實貨真價實,直接把國產校園劇的水平拉回到當年的高度。

    更關鍵,它也終于為國產青春校園勵志劇,找出一條新的解題思路。

    1、懸念開場就設下,郭京飛迎來三場大考,開局就吸引了我的眼球

    大多數青春校園劇開場,都是從白衣飄飄的校園切入,用一張張青春的臉,一下抓住觀眾眼球。

    但《追光的日子》卻并非如此。

    一開場,一個痞中帶頹,頹中帶衰,一身花襯衫,一頭披肩秀發,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的大叔,粉墨登場。

    郭京飛?不,是郝楠。

    郝楠有多難,剛晃晃悠悠來到臺球廳,按照慣例,開瓶啤酒開啟一個新的夜晚。

    啤酒還沒喝半口,一個黑帽少年操起家伙,上來就是一悶棍,鼻子破了,血淌一臉。

    郭京飛不愧是郭京飛,都這樣了,淡定自若把啤酒喝下去,再從容給鼻子貼上一個創可貼。

    然后是一段精彩的交叉剪輯,這頭,郭京飛用打臺球教訓掙學生錢的小混混。

    那頭,幾個小弟一路追擊打完就跑的少年。

    一段運動鏡頭下來,打臺球的,贏回了混混手中學生的錢。

    追人的,人沒追到,把幕后主使給堵天臺了。

    一個電話郝楠趕到,看了一眼,放他走。

    臨走那人放了句狠話,“我不會放過你的”。

    這么囂張?打完人還放狠話?這樣郭京飛都能忍?

    開場懸念,就此埋下:當年的優秀教師郝楠,為什么被這個學生打,又為什么從此拋下教師工作,創業開了臺球廳?

    讓他內疚無比的往事,到底是什么?

    緊接著,劇集直接拋給郝楠三場人生大考,及格了,才有追光的日子。

    第一場大考,救人。

    故事緊接上回,剛挨了一悶棍的郝楠,正要找個天臺透透氣,遇到了高考被老爹搞到落榜的任真。

    看到任真站上天臺張開雙臂,郝楠立馬拔刀相助:姑娘,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能輕生啊。

    哪來的奇怪大叔?誰要輕生啊?

    任真立馬讓奇怪大叔離自己遠點。

    郝楠什么場面沒見過,只見他靈機一動計上心頭,先虛晃一招,引開任真的注意力,接下來就準備來一個勇救輕生少女。

    整個動作一氣呵成,說時遲那時快,踩到酒瓶的郝楠腳底一滑,一個飛身撲上去,不僅成功把沒打算輕生的任真撲下去,自己也一塊掉下去了。

    您這是救人還是同歸于盡呢?

    好在兩人是本劇的主角,最后任真掉在了另一個大樓的平臺廢紙箱上,郝楠的腦袋枕在了姑娘的肚子上。

    今夜星光滿天,要不是兩人巨大的年齡差距,我都能以為這是浪漫愛情喜劇。

    人,算救下了,第二場大考,很快殺到——

    返校。

    郝楠是真的難。

    人到中年,失業了。

    那個被他放走的家伙沒食言,說不放過他就不放過他,直接找人砸了他的臺球廳。

    業主過來一看,場子砸了,郝楠蹲在自己房間,趕緊報警。

    民警到了一看,直接三個字提問:“腐了嗎?”“不好說。”

    人沒腐,但場子沒了,中年郝楠創業失敗。

    兄弟紅毛一番話更扎心了,不被砸,生意也長不了:開個臺球廳,來消費的學生,直接轟走。

    高考期間,臺球廳怕擾民關門三天。

    這注定是一場有去無回的創業。

    工作丟了,出去找個工作。

    搞金融吧,遇到皮包公司老板,總共兩個人讓他共享繁華,最后問他能否自帶電腦。

    應聘男模吧,對方拿著一張郭京飛年輕時的海報,對著如今的郭京飛一比,“你像嗎”。

    去金融公司吧,緊急一個懸崖勒馬。

    然而就在這時,中年失意的郝楠,卻接到了青云中學請他做高三代課老師的面試電話。

    好家伙,高三重點班優秀教師,變臺球廳老板,又重回教師崗位,還是高三墊底班班主任。

    這職場起伏跌宕的。

    結果剛走上講堂,把名字寫上黑板,一盒粉筆灰從頭澆下來,白色粉末灑了一臉。

    再往臺下一看,發現了自己混社會時救下的“輕生”少女,來青云復讀的任真。

    緣,妙不可言。

    而第三場大考,馬上又開始了——

    公開課。

    初到青云,跟14班的學生,相當不對付。

    跟瞧不上自己的任真,針尖對麥芒——“我是來學習的”“我可以教你”。“你再不消失我就去校長室舉報你。”“你也太狠了吧。”

    跟整天上課睡覺的高遠——“為什么交白卷?”“因為心情不好。”“為什么心情不好?”“再問又該心情不好了。”

    還有刺頭考試藏手機被他發現,正面硬剛讓他把手機撿起來。

    郝楠沉默了。

    這還不是最難的,郝楠在學校最難搞定的不是學生,是從一開始就看他不順眼的李主任,這對的皮里陽秋我能看一天。

    學生難對付,系主任想弄走他,內外交困的時候,公開課來了,上不好,立馬走人。

    換誰不緊張?更緊張的是,因為任真敲了校長室的門,郝楠誤會自己被開出,公開課直接遲到。

    一通飛奔趕過來,喊個起立都把自己噎到。

    再看同學們沒精打采的樣子,這是要涼?

    關鍵時刻,郝老師又一次靈機一動計上心頭,問同學們打過臺球嗎?

    一看大伙興趣來了,他順勢展開:把打臺球和這節數學課要上的幾何定律結合起來。

    提問:如果臺球獲得無限動力,是不是一定會進洞?

    學生:一定進,大力出奇跡!

    任真認真補充:如果臺球一直在兩角之間重復,永遠不會進。

    郝楠淡定畫圖總結:大力出奇跡,是有科學證明的。

    接著上高度:很多人說,年輕有什么了不起,但年輕就是了不起,因為你們可以一次次嘗試,

    擁有無限的可能——大力出奇跡!

    郭京飛這段戲演得太好了,那么輕松幽默,又那么深邃感人,把八桿子打不著的青春、臺球和幾何連接到一起,卻說的行云流水。

    看董晴飾演的心理老師的表情就知道,這是一場完美公開課。

    就這樣,一個看似痞氣不靠譜,實則很靠譜的老師,留下來了。

    一場“倒閉臺球廳”老板郝楠真正的考驗,也才剛剛開始:教數學不難,帶領這群大家口中的失敗者完成逆襲,才真的難。

    難,才有故事。

    5集下來,人物關系,鋪開了。

    懸念,埋下了。

    觀眾,入戲了。

    2、郭京飛驚艷,王源任敏青春,老戲骨聯手貢獻演技盛宴

    青春校園劇,一般很難是演技大戲,甚至經常是演技拙劣的代名詞,但《追光的日子》集合了一大批演技實力派,這個青春+老戲骨組合,亮了。

    第一位出彩的,是郭京飛。

    郭京飛絕對是被低估的演員,他以話劇演員的身份進入演藝圈,起步遠不如自己的連襟陸毅。

    一直到這幾年,他才憑《都挺好》《對手》讓大眾看到他的演技。

    但經過歲月淬煉的郭京飛,飾演角色的精準度和故事感,絕對是這批中生中的頂級。

    郭京飛的演技,不是那種直給的,炸裂的表演,而是舉重若輕,忽然抖出來,回味不盡。

    就說郝楠,是個什么人?

    是走路沒正行、放蕩不羈的楠哥,臺球廳里的球王。

    也是心懷教師理想,真正為學生著想的好老師。

    表面看,郭京飛的表演,松弛,自帶喜感。

    在他臉上,你幾乎看不到夸張的表情,所有的動作表情都是生活化的,一點都沒有話劇腔。

    但他表演的故事感是逐漸滲透出來的。

    比如一場被學生正面刁難的戲,一個角色兩種不同的狀態,郭京飛僅僅靠眼神和動作就完成了轉變。

    表面看,情緒緊繃,目光如火,面對學生的呵斥,怒不可遏。

    內里,強壓怒火,壓住情緒,最后淡然解決事情。

    發現沒,兩個郝楠,剛剛在郭京飛臉上完成了一場纏斗:曾經的郝楠,想抽他。

    如今的郝楠,忍住。

    他的語氣平靜、強忍怒火,可眼神卻早已暴露了郝楠的心境。

    另一場公開課的戲,從以為被開除的委屈、不甘、憤怒,到發現沒被開除的喜出望外,再到講臺上的臨場發揮。

    郭京飛的表演如水銀瀉地,情緒轉換無比絲滑,一個瑕疵都沒有,連跑步都帶著演技。

    你永遠可以相信郭京飛的演技。

    再說年代一代。

    任敏飾演的任真,和王源飾演的高遠,及格。

    23歲的任敏身上,還帶著那種少女的清澈感,又隱藏著一份憂郁和倔強。

    高考落榜后,她躺在穿上,一滴眼淚從眼角滑落,那種悲傷感是打動人的。

    上青云復讀,人物有些喪、有些不耐煩,在失敗中走不出來,一考試就崩潰的情緒,被任敏演得非常自然。

    相比古偶,現實題材看來才是任敏演技發揮的最佳場所。

    王源也不差。

    高遠因為一場意外休學一年,從陽光開朗大男孩,變成了沉默寡言的高冷少年,王源的表演稱得上恰如其分。

    尤其是穿著白襯在海里遨游的樣子,絕對有校草那味兒。

    兩人的對手戲也不錯,演出了少男少女的青春感,也帶著隱隱的情愫,兩人一起拿著筆把成績墻涂黑那一段,有種青春才有的不管不顧的感覺。

    最后說說幾位老戲骨,驚艷。

    先是在《隱秘的角落》演馬主任的林鵬,把一個不靠譜的父親,演得戳觀眾心窩子。

    可以說正是他的不靠譜,一步步將任真推向了復讀的深淵。

    送考撞車。填志愿他幫倒忙。

    雖然角色如此氣人,但觀眾看到他笨拙又竭盡全力的愛女兒的樣子,又實在恨不起來。

    真是好演員。

    再說《大江大河》里她飾演楊巡母親、《平凡之路》里演小天媽媽的郭虹。

    把任真母親這個被生活折磨得筋疲力盡的中年女子拿捏得恰到好處。

    兩場戲特別精彩,一是高考成績公布的這一天,她聽說孩子成績不如意,頓時眼眶就紅了,卻強忍著情緒去安慰任真。

    二是得知女兒落榜后,直接甩出離婚協議書,一字一句數丈夫不靠譜,語氣那么淡然,卻句句藏著怒火。

    太好了。

    還有演校長的馬書良。

    觀眾看了都說,《家有兒女》中那個劉星親爸胡一統,老了。

    雖然滿頭白發,這位國家一級演員演技卻絲毫沒有退步,幾個場景,就演出了一個有些自戀,有些可愛,又通透無比的老校長,演得絲絲入扣。

    最大的驚喜,還是“紅毛”的扮演者郭欣禹。

    臺球廳解散,他勸郝楠重新當老師,“你看我剛才背上古詩,唐詩三百首我都會四五首了,我太有價值了,我有用吧,那你的價值呢?”

    校門口被郝楠裝作不認識,那表情像一條被主人拋棄的狗狗。

    見到郝楠立馬開始了冤種模式,各種委屈加自省“我沒洗澡?我是丑么?你為啥不認我啊?”

    整一個“你在笑,他在鬧”的名場面。

    這出忠犬兄弟X回歸教師的戲碼太精彩了,最近兩集紅毛出場少了,觀眾都開始懷念他念的詩,都說坐等紅毛詩集發布。

    最后說董晴。

    《最好的我們》里貝塔一轉身成了劇中的心理老師白潔,一出場的氣質就把觀眾打動了。

    上一部《塵封十三載》還在演風塵女的董晴,眼神里立刻透出心理老師的那種溫柔的安定感。

    和郭京飛的對手戲,欲言又止中透出無限的情意。

    這些好演員圍繞在郭京飛身邊,每場對手戲更有各的化學反應,場場對手戲都好看,這部劇能難看嗎?

    3、跳出傳統校園偶像劇框架,《追光的日子》走上了國產青春勵志劇的另一條大路

    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近二十年的國產校園青春劇,我認為是高開低走。

    《十八歲的天空》直接創出一個天花板,之后的校園題材卻分出各種岔路,不是偶像化,就是抓著焦慮流量密碼放不下來,小舍得不舍得,小歡喜不歡喜,爆款是真的,創作退化也是事實。

    直到這部《追光的日子》播出,不僅讓我看到國產青春校園劇的新希望,還打造了另一種畫風更明亮,劇情更幽默,但卻言之有物的青春校園勵志劇路子。

    最大的關鍵就兩個字:真實。

    一是場景真實。

    劇集一開始驚艷到我的,就是高考的部分不懸浮甚至十分還原。

    熟悉的校門前學生打氣、高考前全員備戰的狀態、父母送考的場景、高考外人山人海的候場、高考考場的流程、考生坐在考場上緊張又思緒萬千的樣子。

    感覺把自己帶回到了那個緊張到窒息的時刻,有種說不出的共鳴和悸動。

    那個夏天是如此令人不敢回味又充滿回味,這種感情,一旦被劇中的氛圍感調動起來,那觀劇的體驗,便一發難收。

    二是情節真實。

    劇中很多情節都像是高考考生真實經歷的。

    比如每年高考必然出現的考生遲到。

    被不靠譜老爸開著車送去考試的任真,半路遇到車禍,蹬著腳踏車就一路沖到校門口,最后一路在安靜的校園中狂奔向考場的場景,簡直是高考生的夢魘再現。

    還有填報志愿和高考查分前的全家總動員,都太有生活感了。

    任真雖然考的不好,但530分的成績依舊上了一本線。

    只是這個分數,上不了她理想的醫科大學。這時候老爸帶著所謂的門路讓她不改志愿的場景,結果被騙滑檔的場景,應該也讓許多觀眾有共鳴。

    滑擋的任真只能去青云復讀,復讀班的情節也很真實。

    有人說任真考的不差為什么進青云最差的班,但復讀過的才知道,她是普通家庭又是最后時刻才復讀,這個墊底班就是她唯一的選擇,編劇真的太懂了。

    進入復讀班第一次模擬考試完,按成績選位置也很真實,不過十四班有郝楠為學生撐腰,讓大家自己重新選了一遍,這應該是無數曾經的高考生夢想中的老師了。

    還有一個設定也相當真實,就是郝楠面對囂張的學生大氣都不敢出。

    有人說他過去是經營臺球廳又不是真的混社會,被曝光了又有什么?

    但編劇顯然更了解當下的教育環境,就像網友留言說的,家長們動畫片都能舉報,哪能容得下當過小混混的老師?

    三是高考狀態真實。

    看過導演的鏡頭運用就想說終于有部懂高考的劇了。

    劇中任真開始高考答題后的狀態,直接用放慢的鏡頭拍出來,有一種驚悚懸疑劇的氛圍,但這種緊張感才是高考的真實狀態:人在極度緊張下,時間就像是放慢的。

    導演把考生高考時的緊張和神經緊繃拍絕了。

    后來任真打通查分電話、志愿填報時取舍的糾結、高考落榜后在同學面前偽裝的樣子,處處是看的人手心冒汗的程度。

    真正的高考是由千千萬萬個真實的人、細小的事組成的,這些鮮活的人和事就是這部劇最好的抓手,所以拍好細節劇集就成功了一半。

    而這,也是導演和編劇所要傳遞的:

    《追光的日子》想要的不是一個高考的殼,再上演青春偶像劇的故事。

    而是真的將鏡頭對準少年少女們備戰高考的時光,在考試壓力、家庭壓力的雙重考驗下,這群被看衰的師生如何一起逆襲,不僅有著巨大的戲劇張力,也能讓觀眾代入曾今的自己。

    就好像郝楠任真高遠他們贏了,自己也彌補了曾經的那些遺憾。

    不去拍更容易的青春偶像劇或是家庭倫理劇,而是真真正正拍高考,拍高三,拍現實的高考故事,不得不說導演真的很夠膽。

    但從劇集漂亮的開局來看,導演賭贏了,而且贏得十分漂亮。

    同時,這部跳出傳統青春偶像劇框架的作品,也走上了青春勵志劇的另一條大路。

    我當然希望,《追光的日子》只是開始。

    因為我們的青春校園劇,本該是這樣的。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