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顯示,我國5—15歲孩子脊柱側彎發病率為2.4%左右。8歲以前,男女發病率比為1∶2,8歲以后則為1∶8 。據估計,我國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發生率為1%—3%,側彎人數已經超過500萬,并以每年30萬左右的速度遞增。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癥、近視之后我國兒童青少年的第三大高發疾病。專家介紹,脊柱側彎不但會引發青少年駝背、高低肩、長短腿、骨骼發育不對稱等外在畸形,還會引起臟器發育畸形、功能障礙等問題,嚴重的可導致心肺衰竭、癱瘓乃至死亡。
全國人大代表劉超建議,在中小學校內推廣和普及可升降課桌椅,讓每個學生能夠根據生長發育情況“定制”桌椅高度。建議將脊柱側彎納入中小學生體檢,以學校為單位,盡早對青少年進行大規模的脊柱側彎篩查,幫助早發現、早診斷,為早干預爭取時間和空間。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脊柱側彎矯正器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分析:
【資料圖】
傳統矯形器一般采用石膏取型、修型、熱塑板貼附、裁剪、打磨、安裝內襯扎帶的方式制作。整個工藝流程相對繁瑣,石膏取型全程需要患者參與配合,患者體驗不好,制作效率較低。另外傳統矯形器體積較大,難以隱藏,對青少年正常的學習、生活產生比較大的影響。脊柱側彎矯正的好處脊柱側彎矯正特別適合青少年(8歲和18歲最好),因為年齡越小,骨骼和肌肉的發育越定型,矯形效果越好。治療的最佳年齡是越早越好。當它被發現時,我們必須開始治療。
脊柱側彎矯正器基本情況
脊柱側彎矯正器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制作的矯形支具,是專門用來治療青少年的特發性脊柱側彎,糾正其側彎的角度,使脊柱變直,恢復其生理曲度。
脊柱側凸是脊柱和胸腔三維結構的發育畸形,包括特發性脊柱側凸、先天性脊柱側凸、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凸等多種類型。它對呼吸功能有許多影響。脊柱側凸矯正器是一種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矯形支具,專門用于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矯正脊柱側凸角度,伸直脊柱,恢復其生理曲度。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脊柱側彎矯正器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脊柱側彎矯正器分兩種,一種就是支具,就是不手術,通過支具治療。支具一般都是量身定做的,一般做一個支具,大概是3000塊錢左右。另外就是矯正器如果是手術就比較貴。如果脊柱側彎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強制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脊柱結核,這些疾病會導致脊柱側彎,而且無法通過脊柱側彎矯正器糾正。
脊柱側彎矯正器只能在中度脊柱側彎時運用,而重度脊柱側彎的運用效果相對較差。而且在佩帶過程中應嚴重遵循佩帶準則,每天運用超過22小時,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脊柱側彎會得到顯著改善,脊柱側彎角度會逐步減小,但有必要注意運用的基本準則。
脊柱側彎矯正器行業發展機遇
中國骨科植入類醫療器械市場銷售收入從2015年的164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308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7.03%,高于全球增速。預計,到2024年該市場規模在607億元左右,5年復合增速約14.51%。
國內高值脊柱耗材市場長期以來被強生、美敦力等國外品牌所壟斷,高值脊柱耗材由國家征收執行。高偉骨科、三友醫療、達波醫療、凱利泰、春麗醫療等公司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3D打印作為一種數字化技術,具有精準、定制、靈活、快速等優勢,符合“精準醫療”和“數字醫療”的先進理念,在醫療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在骨科和康復輔助器具的應用場景中,SLS激光燒結技術打印的定制化脊柱側彎矯形器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患者使用。
報告對我國脊柱側彎矯正器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脊柱側彎矯正器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脊柱側彎矯正器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脊柱側彎矯正器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脊柱側彎矯正器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