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股票 > 正文

    "大模型GPT顛覆金融,中國經濟穩增"


    【資料圖】

    6月28日,在第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財經》專場:數字中國新藍圖”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世界經濟論壇基金董事會成員朱民表示,10年以后數字經濟滲透一切。“ChatGPT 在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數字經濟的理解”,一個 APP 取代一切的時代正在到來。

    他指出,到2025年以后,中國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數據大國,要發展數字經濟就要把數據用起來,不但要把數據用起來,還要把數據變成財富。“把數據變成資源是不夠的,我一直說要把它變成資產。”朱民說,“把中國的數據全部動起來、用起來,那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世界就擋不住了,因為沒有中國那么大的數據庫。” 他認為,數據變成財富以后,這個財富是可以永恒存在的,存在于一個虛擬的世界里、在云上。(當數據的)運算、存儲都在云上,國家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會發生根本變化,這是下一步重大的投資機會。“包括現在談大模型,未來一切取決于有沒有大模型,那么這個世界就真的變了,而且這些變化會推動整個基礎設施、企業甚至是整個宏觀的變化。” 談及數字經濟對制造業的影響時,朱民認為,制造業的一個難題是供應鏈管理,而大模型是天然的管供應鏈最好的工具,供應鏈的有效迭代、產品質量平衡、時效全部可以解決。 談及ChatGPT對金融行業的影響,朱民提到了BloombergGPT,他說,其最厲害的一點是,除了把已有的企業數據、財務數據做分析外,還把市場的波動、傳媒和輿論都關聯了起來。 “這個市場是有情緒的,BloombergGPT把情緒這一塊拿進來,這是一個根本的變化”,他強調,BloombergGPT的應用會很厲害。“這三個維度結合起來,這就符合我們對市場的理解了”。 朱民還認為,ChatGPT可以把中臺打通,促進金融業的交叉銷售,進而使得利潤大大提高。 另外一方面,朱民認為,AIGC對客戶營銷的管理是非常細致的、全面化的,能把對客戶需求的管理、預測等包含在產品制造、營銷當中,效率會高很多。 “大模型GPT對金融業的顛覆是根本上的,它改變了傳統上對FinTech的定義”,朱民說。 關于人工智能對未來就業的影響,朱民認為,未來是人和科技的競爭。科技的長處在知識、在決策、在數據。人的長處在人性、在智慧,在整個人類理念的發生。未來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兩端的知識,一端是數學、物理、工程,一端是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兩端當中的東西都是會被機器化的。

    6月29日,在第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以“中國經濟將迎來強勁反彈?”為主題的分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世界經濟論壇基金董事會成員朱民表示,整體來說現在經濟不錯,第二季度表現比第一季度表現還要好,今年整體會達到5%的增長。

    現在非常重要,從消費角度來看消費已經反彈了,但沒有預期的幅度那么大,疫情之后人們以更謹慎的方式在消費。 此外,房市也有反彈,但反彈幅度也沒有預期那么高。 所以的確有反彈,但是不是強勁的反彈,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目前供給過剩但需求下降,存在供需不平衡。 我們該怎么消化多出來的土地,長期來看必須要進行結構性的改變。 談及需求側首次出現下降的現狀,朱民指出,去年結婚人口不多,假定大家都買了房,最后這些房所占的面積其實只占供給面積的一半而已,所以必須要讓現在市場供需再次平衡起來。房產市場需要改革,必須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 在貿易方面,現在全球增長放緩,這影響到了中國,地緣政治因素也非常重要。中國原本是很大的出口國,但是幾年間狀況出現了改變。中國會如何應對呢?朱民稱必須要找到長期的增長引擎。 “例如現在數字化帶動了制造業,全球30%的制造業來自中國,超過日本、德國還有韓國加起來的總量(29.7%)。制造業是經濟的強項,我們必須確保制造業要數字化、要不斷提升。而現在的ChatGPT讓我們可以在制造流程當中大量使用數字工具,未來數字化只會加快。”朱民說。 關于碳中和轉型過渡,朱民預計2050年前會對凈零轉型進行大力投資。現在太陽能價格、新能源價格也下降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總量比整個歐洲加起來的還要多。所以整個結構正在改變,改變的時候有些波動,但整體來說是向前、向上、穩步增長的狀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