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股票 > 正文

    超千萬人患痛風,“禍根”是豆制品?這1種豆類確實要少吃

    從豆?jié){到豆腐、豆干,豆制品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之一,但也是爭議最多的食物之一。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

    嘌呤在人體中會代謝產(chǎn)生尿酸,尿酸過高就容易導致痛風,所以減少攝入高嘌呤食物是預防和治療痛風的關鍵方法之一。常見的高嘌呤食物多為動物性肉食,而豆類制品并非全都富含嘌呤。


    (相關資料圖)

    研究表明,干豆類一般嘌呤含量較高,例如像平時經(jīng)常吃的蠶豆,每100g所含嘌呤就高達307mg,綠豆每100g達196mg。因此要少吃這一類豆類食品。

    而豆腐(68mg/100g)、豆?jié){(63mg/100g)嘌呤含量較低,屬于中低嘌呤食物。蔬菜當中的荷蘭豆、豇豆、豆芽、毛豆也同屬于中低嘌呤食物范圍,這2種豆類食品可以適當吃。

    總的來說,尿酸高和痛風患者,不建議吃干豆類這種高嘌呤食物,但可以適量攝入豆腐、豆?jié){等豆制品和豆類蔬菜,來補充身體的蛋白質(zhì)。

    日常生活中常常有流言:“女性長期喝豆?jié){容易乳腺增生,甚至導致乳腺癌”。理由是豆?jié){富含大豆異黃酮,多喝容易導致植物雌激素在人體內(nèi)聚集,引發(fā)乳腺增生和癌癥。

    很多人都“談激素色變”,覺得激素過高會催生腫瘤,但其實像大豆異黃酮這一類植物雌激素,對女性身體調(diào)節(jié)有雙向保護作用。

    植物雌激素和人體的雌激素結構類似,可以通過“多退少補”的方式調(diào)節(jié)雌激素水平。當體內(nèi)雌激素分泌不足時,它可以充當替補,而當雌激素過高時,它又能抑制雌激素的分泌。

    而多吃大豆不僅不會增加得乳腺癌概率,反而有利于預防乳腺癌。

    2019年《歐洲流行病學雜志》一項針對30多萬中國女性的研究指出,每天多攝入10毫克大豆異黃酮,患乳腺癌風險降低3%。

    網(wǎng)上傳言大豆及豆制品富含鈣,會加速形成結石,但這并不意味著一點豆制品都不能吃,不同腎結石患者有不同的豆類攝入方案。

    大豆的營養(yǎng)價值豐富,每100g含有1200-1500 mg鉀元素、500-600 mg磷元素、200-300 mg鈣元素,同時還能起到保健作用。

    1、大豆植物蛋白質(zhì):大豆蛋白質(zhì)是優(yōu)質(zhì)的植物蛋白,提供的能量可與動物蛋白媲美,而且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2、大豆脂肪:大豆的脂肪含量較高,約占其本身重量的20%,但大豆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有利于降低血清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大豆異黃酮:大豆的代謝副產(chǎn)物,對絕經(jīng)期女性的骨質(zhì)疏松以及動脈粥樣硬化起到預防作用。

    4、大豆皂苷:天然的生活抗凝血、預防腫瘤、增強免疫力的活性物質(zhì)。

    不同的豆制品,所含營養(yǎng)價值不同,日??梢暂啌Q著吃。

    1、豆腐:豆腐可以作為生食和熟食,是男女老幼都適宜的食材。它還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降血壓。一般來說,南豆腐含水量較高,爽口嫩滑,而北豆腐含水量較低,但韌性較好。

    2、發(fā)酵豆制品:發(fā)酵后的的豆制品,經(jīng)過酶的催化更容易被消化,味道也更鮮美,而且維生素B和C的含量也會隨之增加。

    3、植物肉:大豆類食品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是植物肉的優(yōu)質(zhì)原料,非常適合素食主義者當做蛋白質(zhì)的補充來源。

    大豆制品及其制品,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效,不同人群應該根據(jù)不同需求適量攝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大豆15到25g。而痛風患者或腎結石患者可以適當減少攝入量,這樣才利于營養(yǎng)補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內(nèi)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