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以來,A股市場重心持續上移。其中,科創板市場在這輪行情中表現得最為驚艷,科創50指數從1240.20點漲到了上周最高1551.92點,區間最大漲幅高達25.13%,在A股10大主要指數中勇奪“狀元”。而過去兩年多一直遙遙領先的創業板市場則明顯乏力,同期,與科創50同屬成分指數的“創業板指”從2864.05點漲到3355.88點,區間最大漲幅僅為17.17%。
那么,為什么最近一個多月時間,科創板表現遠強于創業板市場呢?接下來真的會出現科創板與創業板分道揚鑣的盤面嗎?為此,銀河證券江南大道總經理唐賀文做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分析:
科創板成長性比創業板強
創業板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雖屬于高新技術產業領域,但畢竟還是有少量的偏傳統行業在里面,且有些新興產業已經飽和并逐步淪為傳統行業;而科創板所有上市公司都是高新技術產業,且很多上市公司所涉及的高新技術還屬于萌芽階段。同時,科創板的定位比創業板更接近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它們的成長性明顯更高一些。因此科創板近期強于創業板是在情理之中。
科創板有超跌次新股特點
創業板在過去兩年多的上漲行情中一直是遙遙領先,但細心的投資者發現這兩年多以來,無論是主板、中小板還是創業板次新股,都出現了大幅下跌的行情,且大多數次新股處于超跌后蓄勢而沒有反彈的局面。偏偏科創板就清一色地屬于次新股范疇,多數科創板股票與其他幾個市場的次新股們一樣跌勢洶洶。在成長性比創業板更強的事實面前,創業板逼近歷史新高,科創板逼近歷史新低,這種嚴重背離的格局肯定是要予以糾正的。
科創板籌碼集中度比較高
截至目前,科創板一共才298只股票,而創業板卻有973只股票。在交易制度上,參與科創板的賬戶資金至少50萬元以上,而參與創業板的賬戶資金規模,即使是在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后,也與滬深主板沒多大差別。這樣一來,科創板的籌碼集中度比創業板要高得多,資金拉升起來也就容易得多了。
創業板小市值低價股或補漲
既然科創板屬于次新股范疇且近期漲勢加速屬于補漲行為,那么這種補漲行情肯定會延續相當一段時間,且創業板包括滬深主板的超跌次新股,都會迎來一輪修復性上漲行情,倒是成分股階段性風險還得注意規避一下了。另外,不管是科創板還是滬深主板創業板的次新股,基本上都屬于小市值品種范疇,而小市值股票還有一個群體那就是超跌低價股。當前已有相當一部分超跌低價股年內漲幅已達2倍,所以接下來科創板為代表的超跌次新股以及低位潛伏的滬深主板創業板小市值低價股,有望以輪動的方式進行補漲。
焦點
次新股指7天2次打破天量
資金轉戰低位超跌次新股?
過去4年被空頭虐得灰頭土臉的次新股群體,于今年3月15日悄然見底,并從今年5月11日起開始了一輪強勁的反攻行情。尤其是在6月16日至6月24日短短7個交易日內,次新股指數的成交數量,連續2次打破了開設以來的最高紀錄。
那么,次新股群體這兩次“天量紀錄”究竟有何異同之處?俗話說“天量天價”,歷史上2002年6月24日滬深兩市當時的天量誕生后,不幾日就在250天線上方見到了中期頂部,那么19年后的現在,這一幕會發生在次新股身上嗎?股民朋友們又應該如何掘金呢?海通證券高級投顧張亮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分析:
兩次天量相同之處在于換籌
6月16日次新股指數放出天量紀錄,主要貢獻來自于“東鵬飲料”這只新股盤中炸板引發了資金激烈博弈,當日東鵬飲料一家股票的成交數量就達到了29.26萬手,占次新股指數所涵蓋514只股票的0.6%——作為一家總股本只有4億股的次新股,東鵬飲料0.6%的成交貢獻率是很大的。6月24日次新股指數刷新天量紀錄,主要貢獻來自于“三峽能源”這只新股,因當日該股“天地板”劇烈震蕩后暴跌,而放出了3517萬手的天量,占次新股群體的比例多達57.82%。由此可見,次新股指數7天時間2次刷新天量紀錄,與一些新股劇烈換手換籌不無關系。
兩次天量不同之處在于位置
6月16日次新股指數放出天量紀錄,發生在連續下跌且跌勢加速的情況下;6月24日次新股指數放出天量紀錄,則發生在連續5天大漲累計幅度超過10%的情況下。同時,16日天量時,次新股指數位于120天線到90天線之間,回踩了今年4月“雙頭”高點的支撐;而24日天量時,次新股指數逼近250天線大關,遇到了今年1月“雙頭”高點的阻力。
次新股指數漲勢有可能減速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天量地價昭示見底或上漲加速,天量天價昭示見頂或上漲減速。我們不認為次新股指數會重演滬深大盤2002年“6·24井噴”后的歷史,但次新股指數在連續逼空式拉升后放出天量,至少說明短期內是不可能加速拉升了。后市選擇回落洗盤后緩慢攀升,或者就此碎步攀升,慢慢地、有持續性地刷新此輪行情的高點,是大概率演進方向。
關注超跌后“趴窩”的次新股
我們之所以認定本次次新股指數天量不會重演19年前的“6·24井噴”后一路陰跌的歷史,還有個原因在于盤面。2002年“6·24井噴”前長達5個月時間,都是系統性上漲行情,幾乎所有股票都有不俗漲幅。而這次次新股指數的天量,主要是依靠少數極少數新股高換手,以及極少數行業龍頭次新股貢獻所致,絕大多數最近1年嚴重超跌50%-70%的次新股,根本沒咋表現。所以,天量促使資金“棄高就低”,這些趴在地上的次新股,接下來有望在中報的良好預期下,受到資金的關注與青睞。(記者 王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