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如今終于有降溫之勢。6月17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從目前情況看,市場投機炒作開始降溫,部分大宗商品,比如鐵礦石、鋼材、銅等商品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回落。下一步,將視市場變化,適時開展多批次投放國家儲備。
據生意社數據,6月16日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為1045點,較15日下降了1點,較周期內最高點1069點(2021-05-13)下降了2.25%。此外,6月16日大宗58價格漲跌榜中環比上升的商品共17種,集中在能源板塊(共7種)和有色板塊(共3種),漲幅前三的商品分別為PTA(2.36%)、WTI原油(1.75%)、動力煤(1.48%)。環比下降的商品共19種,集中在農副(共6種)和有色(共5種),跌幅前3的商品分別為鎳(-3.25%)、熱軋板卷(-2.63%)、DOP(-2.49%)。日均漲跌幅為-0.07%。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前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一方面是需求好轉,另一方面是貨幣因素,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不具備基本面支撐,也不利于實體經濟平穩運行。
至于價格回落的原因,胡麒牧分析稱,從國家層面,國務院兩次召開常務會議討論大宗商品漲價問題,提出保供穩價的具體部署,市場監管部門也對一些企業進行了約談,這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對市場炒作力量形成震懾;從期貨市場上看,交易所提高了相關品種的交易保證金,提高了炒作成本,降低了價格波動性;從現貨市場來看,目前進入傳統的需求淡季,需求側不支持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另外從貨幣政策角度考慮,市場對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增強,利空大宗商品價格。
為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近期,國家發改委加強供需雙向調節,落實提高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關稅等政策,督促重點煤炭企業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增產增供。同時還開展大宗商品市場監管,聯合調研市場交易情況等。
胡麒牧指出,從目前全球疫情發展態勢和經濟恢復情況來看,預計下半年大宗商品會維持穩中有升的態勢,保供穩價的重點一方面是暢通物流,另一方面是打擊資金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公告稱,即將組織投放銅、鋁、鋅國家儲備。此次投放面向中下游加工制造企業,實行公開競價,在參與條件方面盡可能向中小企業傾斜。孟瑋也表示,今后一段時間,國家發改委還將會同有關方面,視市場變化,適時開展多批次投放,及時增加市場供應,緩解企業成本壓力,促進價格回歸合理區間。
“我國經濟尚未完全復蘇,進程也不均衡,主要體現在終端需求尚未完全恢復,產業端復蘇情況好于需求端,因此通過拋儲擴大供給,平抑大宗商品價格,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胡麒牧說,“由于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已經給制造業帶來巨大成本壓力,而中小企業消化成本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弱,但又容納大量就業,事關民生,因此要重點保障中小企業的原材料需求,這也是保市場主體的重要工作。”(記者 陶鳳 呂銀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