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時事 > 正文

    15分鐘可達福田中心區!深圳桂廟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西行隧道通車

    9月28日,深晚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備受關注的桂廟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西行隧道于當天下午正式通車。這意味著桂廟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全部順利完成,前海至南山、福田又增加一條快速通道,這是市委市政府部署城市高質量發展、服務前海創新發展的交通體現,對促進前海合作區建設發展和提升南山高新園片區交通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桂廟路東行和西行隧道雙向開通后,5分鐘可從前海中心區抵達濱海超級總部基地,15分鐘可達福田中心區,大大縮短了前海與市中心區之間的通行時間,有效促進深圳都市核心區內的高效聯通,同時,將部分過境交通流從桂廟路地面道路剝離,有效緩解桂廟路地面交通擁堵,改善南山高新園片區及周邊居民的交通環境。

    技術更先進

    國內在建與地鐵共線最長的明挖施工城市地下道路

    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建設中心介紹,桂廟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西起前海合作區的夢海大道,跨越月亮灣大道,東至南山區的濱海大道后海濱立交處,全長約4.9公里。改造工程分為地面道路和地下隧道兩部分,其中,地面道路為雙向6-8車道,設計時速50公里/小時,與濱海大道輔路相連,服務于南山桂廟片區;地下道路采用雙向6車道加連續集散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連接濱海大道快速路,實現福田、羅湖與前海自貿區的快速聯系。

    該項目南山段隧道左右線為長短兩條隧道,西行隧道(左線)起于月亮灣大道東側,終于后海大道西側,總長約1960米;東行隧道(右線)起于月亮灣大道東側,終于后海濱路,總長約3290米。全線設置完善的市政管線和交通安全設施,新建人行天橋4座,空氣處理站2處,5處通向地面的人行疏散出口,消防泵房1座和隧道監控中心1座等。

    據介紹,桂廟路改造穿越前海及南山臨海片區,地質條件復雜。不僅穿越城市核心區,周圍建筑物林立,并穿越多座橋梁及地鐵2號線、9號線,與地鐵11號線共線,設計條件復雜,控制要求高、施工難度大。其中,地下道路采用明挖隧道穿越南山桂廟片區,與運營的地鐵11號線面重疊,重疊共線長度達3公里,地下道路結構底與地鐵盾構頂最小距離6米,是國內在建與地鐵共線距離最長的明挖施工城市地下道路,也是國內罕見的復雜地質條件下與運營地鐵面長距離共線的地下道路。

    為此,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采用多項技術創新。例如,針對涉及地鐵保護,地形復雜的情況,項目結合現場實際,通過建模分析,后期現場自動化監測等手段,設計了隔艙跳挖豎井,在豎井底施工抗浮板再回填后進行基坑開挖的地鐵保護方案,成功控制地鐵上浮。

    施工智能化

    3D數字化技術一次攤鋪3萬方米路面

    今年2月,桂廟路東行隧道率先投入使用,打通了前海東行往市中心的快速聯系,市民直呼便捷。隨后,在西行隧道路面瀝青面層鋪筑過程中,創新應用了3D數字化智能攤鋪新工藝,不僅有效提升了桂廟路項目的質量和效率,也是全市隧道內首次使用3D數字化智能路面攤鋪。標志著深圳路面施工向數字化、智能化更進一步,加快了交通工程數字化建造轉型。

    深晚記者了解到,攤鋪作業段為西行隧道上面層瀝青,西起于月亮灣大道東側,東止于后海大道,全長1.96公里,約3萬方米,體積約1200立方米,約2900噸料,一次攤鋪完成。

    據介紹,3D數字化瀝青攤鋪技術是通過三維建模將道路設計線導入3D控制系統來實現精準化施工,主要由測量機器人(ICR80智能型高精度全站儀)基準站和施工自動控制系統組成,通過全站儀三維定位及多種傳感器檢測技術,對施工機械進行定位控制。施工過程中可進行實時的三維坐標數據檢測和施工質量反饋,實現完全自動控制攤鋪高程、厚度、坡度的控制,減少人的控制和誤差,簡單、快速、精準地完成攤鋪施工。

    “與傳統施工工藝相比,3D數字化瀝青攤鋪提高了機械使用的效率,節約物料,降低油耗;有助于縮短工期,無須放樣、打樁、掛線等復雜繁重操作,減少因人為因素及外部環境導致的工作失誤所帶來的攤鋪質量問題;減少了工人數量,節約人工成本;一次攤鋪減少了橫向接縫,提高整度,這也意味著行車舒適度的提升。”該負責人跟記者介紹說。

    行駛更環保

    國內首個采用 空氣凈化系統的城市隧道

    記者在現場看到,與以往隧道建設不同的是,桂廟路隧道首次采用了空氣凈化系統解決隧道內的尾氣排放問題。

    據介紹,由于項目沿線為居民密集區,環境要求非常高,為解決隧道尾氣排放對周邊環境影響,在改造過程中,項目在國內城市隧道首次采用了空氣凈化系統這一國際領先的廢氣解決方案。同時,結合實際情況,起點采用頂通凈化站,終點采用旁通凈化站,能夠有效過濾除塵、凈化汽車尾氣污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除了解決隧道內部的尾氣排放,隧道外部設計也是別出心裁。建設中心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桂廟路的三個隧道主出口隔音屏采用不同風格設計。其中,西側隧道口采用拱形骨架,寓意“騰飛的雙翼”,與前海月亮灣跨線橋連成有機整體。東側隧道出口和進口分別采用具有力量感的鋼骨架隔音屏設計,體現城市向前的動力。而隧道內部裝飾,則采用防火搪瓷鋼板,搭配連續的照明燈帶,不僅大大提高了桂廟路整體景觀品質,更為市民創造了舒適、明亮、安全的隧道駕乘環境。

    接下來,市交通運輸局將立足綜合交通“十四五”規劃和建設交通強市行動計劃,全力推進“四個一批”交通建設計劃,堅持保投產、保續建、促新開、增固投,扎實推進交通強國城市范例建設。(記者 董玉含)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 桂廟路快速化 空氣凈化系統的城市隧道 交通強國城市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