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時事 > 正文

    工信部: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

    工信部30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全國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8.1%和1.6%,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呈企穩態勢,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工信部30日召開“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主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在會上說,為應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國家和地方層面出臺了多項力度空前助企紓困政策。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以來國家層面出臺各類政策措施33項,這些政策在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小微企業享受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近1.8萬億元。中小微企業寬帶和專線等平均資費進一步降低。去年以來治理涉企收費專項行動共檢查全國收費單位9.89萬家,清退違規收費超過60億元。

    在融資方面,工信部聯合多部門提出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相關舉措,進一步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鼓勵金融機構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量身定制服務方案,并與財政部聯合實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降費獎補政策,自2018年起,已累計安排中央財政資金150億元,引導各地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融資擔保成本。

    “我們要把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會同相關部門推動落實國家各項惠企減負政策,幫助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渡難關、復元氣、促發展。”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二級巡視員孟燕說。

    身處產業鏈環節的中小企業,生存發展離不開上下游之間的合作與協同,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性生態很重要。

    “今年以來,我們從建體系、促對接、樹標桿等三個方面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梁志峰說,工信部聯合相關部門印發《關于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促進大中小企業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全面融通。同時,在全國推動開展“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目前已征集110余家大企業和1200余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2000多項對接需求。

    當前,工業經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仍然嚴峻復雜,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幫扶中小企業紓困解難還要加力。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王海林表示,在融資方面,將以更大力度推動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繼續實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優質中小企業上市、掛牌融資。

    在降低企業負擔方面,持續深入推進整治涉企亂收費、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以更大力度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見效。

    “我們要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梁志峰說,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進一步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堅持以中小企業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小微企業、欠發達地區企業為重點,以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促進高質量發展為著力點,提升中小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同時,加快優質中小企業梯度發展,支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工信部門 中小企業 專精特新企業 減稅降費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