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時事 > 正文

    加快油氣供給合作互助步伐 江蘇多管齊下守護經濟“動脈”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在“抗疫保供”的戰場上,全省上下著眼穩定煤炭庫存、增強油氣儲備、保障電力供給,守住“動力源”,積蓄發展力量。

    煤炭:

    穩庫存,強化中轉儲備

    4月上旬,大唐江蘇公司向省發改委能源局反映,該公司所屬徐塘電廠的公路、水路運輸通道均受到疫情影響,造成電煤進廠受限,加之鐵路運力配置不足、請車困難,企業補庫存難度增大。

    “疫情影響下,運輸通道有臨時性中斷風險。同時,部分煤礦臨時停產減產,影響我省有關發電供熱企業部分煤炭中長期合同兌現。”省發改委能源局煤炭處負責人表示,為強化煤炭煤電的兜底保障作用,我省一方面做好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進口煤替代中長期合同補簽等工作,確保全省電煤庫存保持在15天以上。另一方面立足省情,進一步緩解煤電企業經營壓力,促進煤電上下游協同發展,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這些天,徐礦集團天山礦業公司掘進一區副書記黃俊一直為產能核增奔波。在保障疫情防控和安全穩定的基礎上,徐礦集團全力推進“六大能源基地”建設,有序有力組織煤炭、電力企業穩產達產,一季度全集團煤炭貿易量同比增長34.4%,發電量同比增長12%,實現安全供暖111天,惠及徐州市區170余家工商業熱用戶。

    督促燃煤發電企業提升電煤庫存,我省對主要發電供熱企業電煤庫存實行日報制度,對庫存連續下降或來煤異常電廠進行重點監測,明確二季度各月全省電煤庫存總量目標,實現電煤庫存15天以下電廠動態清零。目前,全省電煤庫存穩定在960萬噸以上,平均可用天數超過20天。

    穩庫存,還要強儲運。連日來,總投資11.82億元的省煤炭物流靖江基地二期項目現場,駐廠員在碼頭來回巡查。該項目10萬噸級煤炭卸船泊位工程已交工驗收,6月底竣工投產后,可顯著提升碼頭靠泊能力,增強基地的煤炭儲運能力。

    加快推進靖江煤炭儲備基地項目、連云港現代煤炭供應鏈服務示范基地項目、蘇北物流園沛縣港自動化物流倉儲基地項目實施進度,確保項目按時完工投用,發揮中央預算內資金效能……面對多地用煤的旺盛需求,我省在穩庫存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煤炭中轉儲備能力建設,提升能源供應鏈的彈性和韌性。

    油氣:

    強增儲,確保能源安全

    油穩氣增,是經濟平穩發展的“生命線”。面對國際能源價格高漲、對外采購油氣的風險上升,以及疫情對運輸物流的影響,為保障企業用氣,我省各地供能單位擔起抗疫保供的“主力軍”——

    宿遷中石油昆侖燃氣公司克服重重困難,所屬4座營業廳正常營業,維搶修人員24小時待命,臨時調整話務中心居家辦公,全力保障城區用戶安全平穩供氣;徐州城通新能源公司韓山站作為徐州市疫情防控車輛LNG加注點,實行24小時“封閉化值班管理模式”,分組輪流、組間隔離,定時消殺,確保每臺到站轉運隔離人員公交車都能加滿LNG。

    “作為全省最大的天然氣資源供應企業,截至4月12日,公司已累計向全省供應天然氣近67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7.8%。”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江蘇分公司營銷部高級經理陳雙營介紹道。

    油氣供給合作互助的步伐加深加快。3月19日上午10點,江蘇石油配送的28噸汽油在上海石油花橋加油站順利完成接卸,保證了特殊時期的成品油資源穩定供應,這是中石化江蘇石油、上海石油攜手打通油品保供綠色通道,成功完成外省配送的“第一車”。3月31日,坐落于如東洋口港陽光島上的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圓滿完成去冬今春天然氣保供任務,共計外輸天然氣43.1億立方米。中石油江蘇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工藝技術主管李志龍告訴記者,“冬供期間,接收站共接卸LNG船舶33艘。”

    疫情之下,加強石油天然氣增儲上產也是確保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撐。4月8日,江蘇油田啟動朱家墩儲氣庫建設項目,該項目設計庫容6.62億立方米,工作氣量3.3億立方米,預計投入運行后,最大日調峰能力可達410萬立方米,將進一步提升長三角地區天然氣季節調峰和應急儲備能力。

    在各方護衛下,一季度,盡管受疫情影響,全省直供工業用氣量3.85億立方米,同比下降7.6%,但管道天然氣消費量達76.9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3%。

    電力:

    保供應,減少用電成本

    “貴公司是核酸檢測試劑生產廠家,用電方面是否有需求?”總投資5億元的麥迪生醫療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冠病毒檢測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疫情防控期間,南通供電公司開發區供電服務中心主動上門服務,提前將電源點預留在公司兩個新建廠區的門口。

    保供電,事關企業能否“扛”住疫情沖擊。“蘇政40條”明確,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圍繞能源供應要持續優化提升服務。4月17日,我省再出22條政策措施,對助企紓困政策“再加碼”——包括對受疫情影響的市場主體欠費不停水、不停電、不停氣,經申請審核通過后減免在此期間產生的欠費違約金;為10千伏及以下中小微企業全面建設外線電氣工程,無需用戶投資外線,全省用戶報裝容量200千瓦及以下可采用低壓接入,降低用戶內部電氣投入。

    疫情之下,各地統籌運營疫情防控和供電保障“兩條線”,紛紛推出創新應急舉措,力爭疫情防控下接電流程“再簡化”,營商環境“再優化”,電力服務“再升級”。

    4月9日,江蘇晨潔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10千伏配電房電氣租賃設備順利通電投運,通過“以租代購”實現“全電共享”,不僅解決了企業的用電需求,還能大幅降低企業的資金負擔,實現客戶配電設備資產輕量化及設備全壽命托管,助力企業減負增效。

    “本輪疫情期間,蘇州全面推廣應用‘全電共享’模式,新建防疫設施接電時長、接電費用,較傳統模式均下降90%左右,實現了‘電等項目’。”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主任李潔說。

    中小微企業是保障服務的重點。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發布《“抗擊疫情 助企紓困”10項服務舉措》,聯合金融機構打造“電力+金融”服務新模式,幫助用電企業解決生產經營資金吃緊、流動資金周轉難題。“為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影響,4月以來,通過信用證等金融產品,我們已為全省中小企業實現融資約1.2億元,提高了電力用戶短期融資效率。”國網江蘇營銷服務中心營業電費部主任鄒云峰介紹。(記者 沈佳暄 付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煤炭中轉儲備能力 江蘇連云港 能源安全 應急儲備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