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時事 > 正文

    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佛山三水區部署開展市場中介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和“穩定器”。近日,三水區紀委監委(區黨廉辦)出臺工作方案,在全區開展市場中介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針對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反映集中、強烈的涉及市場中介服務腐敗問題,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督促各級各部門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著力破解影響營商環境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推動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規范市場中介服務行為,保障企業和群眾利益,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為三水擔當佛山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針對六個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本次專項整治針對生態環境、應急管理、食品藥品安全、土地管理、工程建設、政府采購代理等六個重點領域存在的中介服務腐敗問題進行整治。

    專項整治將緊盯4方面問題、16類情形進行,重點整治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將不得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的事項全部或部分“外包”給市場中介機構;對購買服務的中介機構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把關和監管;在受理各類業務過程中,與社會中介人員互相勾結,濫用職權、謀取私利等。

    本次專項整治中,全區各級黨組織將充分履行主體責任,結合實際全面梳理本單位本部門在行政審批、行政許可、資質認定、產權交易、執法檢查、違法處罰、事故處理、土地管理、工程建設、政府采購代理等業務過程中涉及的中介服務事項,對照重點整治內容,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摸清查擺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具體表現,舉一反三開展自查自糾。

    專項檢查和重點抽查相結合確保專項工作取得實效

    本次專項整治由區紀委監委(區黨廉辦)牽頭,協調區委巡察機構、區審計局、區經科局、區應急管理局、區政數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工商聯等職能部門,組建專項監督檢查組,結合實際制定專項監督檢查實施方案,明確檢查工作的重點問題、方法步驟、組織保障等具體安排,實施具體監督檢查工作。

    同時,區紀委監委(區黨廉辦)根據自查自糾進展和專項檢查情況,加強監督檢查跟蹤催辦,抽調相關人員組成聯合工作組,選取部分單位開展實地抽查檢查。采取明察暗訪、檢查督導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重點抽查,著力發現并整治一批群眾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嚴重破壞當地營商環境和政治生態的市場中介領域腐敗問題。

    此外,為了更精準監督執紀,專項整治還將充分發揮人大、政協、12388熱線、特約監察員、12345熱線等作用,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并通過不定期開展明察暗訪,深入一線調研摸排,深挖細查業務工作背后的腐敗問題、作風問題。

    嚴肅查處一批典型案件推動建立長效機制

    專項整治工作中,將加大對有關信訪舉報和問題線索的核查力度,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既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又要依規依紀依法從嚴處理頂風違紀問題。堅持“一案雙查”,既嚴肅查處違規違紀違法人員,又倒查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區紀委監委將通過問題通報、案例剖析、紀律檢查建議、監察建議等方式,督促案發單位吸取教訓、狠抓整改,其他單位和部門舉一反三、堵塞漏洞。推動全區有關單位和部門按照抓常抓長要求,全面梳理工作短板、漏洞、弱項,建立健全防止市場中介領域腐敗問題反彈的“陽光”審批、日常監督、依法執法、源頭治理等長效機制。

    同時,專項整治工作將聚焦黨委政府管理責任、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屬地監管責任落實情況開展,力求精準發現問題。及時梳理專項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幫助查漏補缺、防范風險隱患。對發現問題形成臺賬,督促相關單位逐一落實整改,逐項銷號,適時開展“回頭看”。

    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把市場中介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作為當前重要政治任務,旨在集中力量解決一批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反映集中、強烈的涉及市場中介服務腐敗問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高三水競爭力影響力和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專項整治工作重點和范圍

    (一)緊盯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等問題。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預算法、采購法、合同法、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將不得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的事項全部或部分“外包”給市場中介機構負責,嚴重浪費財政資金,助長“懶政怠政”不正之風。

    具體包括以下六種情形:不屬于政府職責范圍的服務事項;應當由政府直接履職的事項;政府采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貨物和工程,以及將工程和服務打包的項目;融資行為;購買主體的人員招、聘用,以勞務派遣方式用工,以及設置公益性崗位等事項;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得作為政府購買服務內容的事項。

    (二)緊盯監管不力、放任不管等問題。相關行業單位對購買服務的中介機構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把關和監管,存在監管不力、放任不管、“一買了之”等問題,難以保證中介機構規范公正文明行使輔助性服務,嚴重影響政府公信力。

    具體包括以下五種情形:對群眾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黑中介”違紀違法問題或工作人員與市場中介組織存在相互勾結、暗箱操作等問題未及時受理,快查快結;對市場中介機構打著行政主管部門旗號進行強制服務、壟斷經營、圍標串標等違規違法行為失察失管;對市場中介機構開展業務時存在商業賄賂、價格欺詐、合同欺詐等違規違法行為查處不力;對群眾反映的市場中介機構專業性不強,提供的相關材料內容不完整、數據不真實、結論不可信,導致委托方不能達到行政審批受理條件等問題監管不力;對市場中介機構串通企業弄虛作假、出具虛假報告、超范圍執業、偽造或租借證書等問題查處不力。

    (三)緊盯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等問題。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受理各類行政審批、行政許可、資質認定、產權交易、執法檢查、違法處罰、事故處理等業務過程中,與社會中介人員互相勾結,存在濫用職權、謀取私利等問題,造成損失和不良影響。

    具體包括以下四種情形: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在市場中介機構兼職、參股或變相參股;黨員干部退休后違規接受市場中介機構聘任;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指定或變相指定中介機構服務,差異化采納某特定市場中介機構代理結果,造成市場中介機構壟斷經營;政府采購代理環節權力尋租、串標陪標,導致高價購買、低效服務等問題。

    (四)其他涉及市場中介領域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等違規違紀違法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營商環境 佛山三水區 中介領域 腐敗問題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