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時事 > 正文

    強基礎補短板 安徽不斷開拓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去年以來,安徽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以實施“雙創兩提升”工程為主線,抓重點、攻難點、創亮點,著力夯實根基、發揮作用、創新機制、打造品牌,不斷開拓高質量黨建引領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突出政治引領 扎實學黨史辦實事

    利用“午間半小時”“下班半小時”等間隙,蕪湖市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采取小型、靈活的方式,以車間、班組等為單位,開設“黨史微黨課”“讀書分享會”等學習載體,受到了黨員的歡迎。在去年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中,這些契合基層實際的學習形式,既保證了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進行,又提升了黨史學習教育效果。

    做實“規定動作”,創新“自選動作”。各地各單位結合實際設計特色載體,做好學用結合文章,用好“三會一課”主陣地,細化專題學習、主題黨日等具體任務,舉辦建黨百年系列慶祝活動,在深入學習中筑牢信仰根基。全省3.1萬個非公企業黨組織、7300個社會組織黨組織和26.4萬名黨員全部參與;分類舉辦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指導員、黨員出資人負責人和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等培訓班840期,培訓6.5萬人次。

    將“黨味”與“網味”有機融合,省互聯網行業黨委開展“百年風華正青春——慶祝建黨百年正能量網絡作品展演”,吸引近千萬名觀眾通過網絡觀看,話題瀏覽量超1.5億次。省“小個專”綜合黨委舉辦 “啟航新征程 永遠跟黨走”主題宣講活動,通過主題報告、微視頻、情景劇等形式,展示黨的輝煌歷史和“小個專”黨建工作成效。

    省委組織部、省委非公工委部署開展“問題幫辦、助企發展”主題活動,組織第四批1.2萬多名黨建工作指導員,以“三訪三察、三個一批”為目標,聯系走訪非公企業7.1萬戶、社會組織1萬多個,走訪39.4萬人次,幫助解決發展中的“煩心事”“難心事”。

    銅陵市成立“同您一起”黨員服務聯盟,開展社會公益、企業服務、社會治理等服務活動。省律師行業黨委組織4250名律師開展法治宣講1106場次,提供法律咨詢27447人次,舉辦法律服務活動2799場次。省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行業黨委制定344項 “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清單、293項“我為行業添光彩”任務清單,引導行業從業人員辦實事解難題樹形象。

    聚焦提質擴面 織牢織密組織體系

    非公領域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點多、線長、面廣,人員流動大、流速快,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往往不夠及時順暢。

    針對這一現實問題,去年以來,合肥市運用信息化手段,開發上線運行“碼上回家”微信小程序,采取“線上收集信息、線下聯系辦理”的聯動方式,為黨員接轉組織關系提供“便捷通道”。目前已將4415戶非公企業、181個社會組織納入平臺管理,新組建黨組織740個、推動4594名黨員及時轉接組織關系。

    本固則枝榮。全省突出從嚴從實,打牢基層基礎,常態化開展黨組織設置和生產經營情況 “兩項排查”,11250戶非公企業、1032個社會組織新納入工作對象。各地精準制定年度黨組織組建和培育計劃,加大園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行業或行業協會等組建黨組織力度,深入推進“找出一批、發展一批、輸入一批”專項行動,全年在非公企業發展黨員12172名、社會組織發展黨員9878名,6267戶企業、1086個社會組織新組建黨組織。

    亳州市開展摸底排查“回頭看”和“掃樓清園”行動,新增入庫企業1200多家;實施“單飛計劃”,新組建黨組織739個、單獨組建710個,翻了兩番。淮南市開展“找黨員、建組織、強引領”專項行動,全年新建黨組織640個。省注冊稅務師行業黨委開展“抓排查促規范”“找黨員建支部”兩項行動,78家稅務師事務所成立了黨組織。

    “組建群團組織,擴大黨的工作覆蓋。 ”去年5月,我省出臺實施意見,進一步發揮群團組織獨特優勢,擴大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提升覆蓋質量。全省新組建工會組織15559個、團組織4356個、婦女組織6711個,均創歷史新高。

    團省委開展攻堅行動,依托行業、社團、街區、樓宇、物業、產業鏈等,擴大團組織覆蓋面。省總工會開展新就業群體入會集中行動,吸收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等群體41.2萬人加入工會組織。馬鞍山市制定黨群組織組建、群團推優、陣地共建“三個規范”,新建工青婦組織881個。

    注重作用發揮 增強服務發展實效

    在生產經營中當先鋒、作表率,在改革發展中抓服務、促引領。全省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充分發揮作用,助力高質量發展。

    各地大力推進黨建工作寫入非公企業章程,全面促進黨組織融入內部治理體系,推進黨組織負責人與經營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交叉任職比例達85.2%。

    行之有效載體的創設,搭建了發揮作用的平臺。各地共創建黨員示范崗5.6萬個、黨員責任區3.3萬個,黨員職工貢獻助企“金點子”4.1萬個;設立黨員技術攻關組、黨員工匠(技能大師)工作室1210個,黨組織和黨員在服務企業決策、開拓市場、革新技術、提高效益中的作用有力彰顯。

    著眼構建常態長效服務機制,各地積極建立健全黨建工作指導站(組)問題收集、幫辦、反饋、問效機制,做好與“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對接,黨建工作指導員收集問題和意見建議51865件,已辦結49064件,辦結率94.6%。

    池州市開展“益企幫幫”行動,建立問題幫辦“四診”機制,組建“益企幫幫團”28個,幫助解決問題800多件。亳州市開展 “紅雙貸”行動,對黨建工作開展好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優化信貸服務,授信1.2億元。

    省民政廳組織省級商協會承辦61場全省性會展活動,協助招商引資163億元。省工商聯所屬商會黨委在支援河南抗洪救災中組織捐款捐物3485多萬元,在消費助農中購買金寨、新疆皮山農產品合計720多萬元。

    健全體制機制 著力破解重點難點

    去年以來,馬鞍山市選擇6個省級以上開發園區,試點開展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非公黨建工作,通過建組織、強鏈條、聚產業、提能級,有效推動黨建與產業的融合發展,形成“優勢更優、強項更強、特色更特”的產業新態勢。

    健全體制機制,突破重點難點。各地各單位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注重分類施策,積極探索辦法路徑,形成了一批可借鑒可推廣的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

    樹立鮮明導向,壓實工作責任,條抓塊統的機制逐步健全。省委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工委堅持重點聯系制度,完善“非公工委+行業黨委”工作模式,促進任務落實。省衛健委出臺意見,把加強民營醫院黨建工作納入各市衛健委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指標,將黨建工作情況列入醫療機構前置審批事項和巡查內容。省市場監管局推動16個市和104個縣(市、區)全部成立“小個專”綜合黨委,1203個市場監管所全部建立“小個專”黨建工作指導站,構建起省市縣所四級工作體系。省科技廳、省經信廳等結合職能,把指導推動黨建工作與落實惠企政策、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持、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結合起來。

    安慶市組織12個省級以上開發區與滬蘇浙地區開發區開展合作共建,成立10個縣級產業鏈創新鏈聯合黨委或黨建聯盟,引領承接億元以上項目430多個。阜陽市開展“十佳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評選,對獲評的黨組織書記按照同級勞動模范標準給予獎勵。

    選樹先進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各地注重發掘基層涌現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省委非公工委首次開展黨建工作好故事、典型案例征集活動,吸引160萬人次參與網絡投票,評選產生好故事49篇、典型案例68個。六安市打造非公黨建“映山紅”品牌,實施黨建“微品牌”和“示范品牌”培育計劃,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在建黨一百周年表彰中,蕭縣藍天救援隊黨支部等4個黨組織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安徽寶業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楊忠命等3人被評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黃永禮 陳小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強基礎補短板 非公經濟 社會組織 高質量發展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