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時事 > 正文

    建立同防聯防聯控機制 深圳出臺境外輸入物品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近日,深圳出臺的《境外輸入物品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正式落地,防控的覆蓋面涵蓋了全市所有境外輸入物品。在國際疫情形勢嚴峻的環境下,作為外貿大市的深圳也成為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輸入的“重要戰場”。

    去年,深圳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占了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的44.9%。作為我國南面對外交流的“窗口”,大量進口的境外輸入物品也可能隱藏著疫情風險點。《指引》的落地,意在指導各行各業做好境外輸入物品疫情防控,推動建立全行業高度自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人、物、環境”同防聯防聯控機制。

    《指引》細化防控方案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病毒基因檢測結果,初步判斷深圳“0131”疫情為境外輸入引起的本土疫情,暴露于境外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大。

    為盯住“人”、管住“物”、防住“地”,深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指引》的落地便是其中之一。

    根據《指引》要求,深圳的疫情防控將涵蓋進口物品、深港跨境運輸物品、國際郵件、個人隨身攜帶入境物品、冷鏈食品水果等,而且針對各個專項都有細化的防控方案。在流程上,《指引》針對境外輸入物品在通關、運輸、裝卸、拆封、貯存、加工、銷售等環節,要求經營單位落實主體責任,細化落實防控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指引》提出了“雙固定”原則,一是經營主體要在相對獨立的區域設置固定場所來進行境外輸入物品的作業,二是應安排相對固定的人員進行相關物品的裝卸、搬運、儲放、拆封等工作。

    目前,羅湖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已發布通告,自2022年2月9日零時起,羅湖轄區郵政快遞企業停止入境郵件快件上門派送業務,并在全區設置9個集中消殺取件點。

    顯然,《指引》的落地,將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督監管,規范執行防控指引,確保貨物進口全流程、全環節防控安全。

    加強國際郵件消毒消殺

    除了進口貨物外,國際郵件也可能成為病毒輸入的另一個“突破口”。

    在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通告(第3號)中,已將“接收國際貨物、郵件快件的企業要履行主體責任,加強消毒消殺和員工健康管理”列入重點之一。通告提到,凡是從事接觸國際貨物、郵件快件的人員務必嚴格做好佩戴口罩、手套等個人防護措施,并定期進行“七天兩檢”核酸檢測。

    據了解,從國際郵件運輸車進場,到交送國內作業處理,國際郵件要經過4次消毒、6面消殺、30分鐘消毒悶殺,“雙24小時”靜置等。“我們還積極配合深圳市郵管局進行測試,嘗試使用光束消殺等科技手段加強信函類郵件消毒。”有關負責人說。

    在針對場地、郵件、車輛防疫消毒以及人員健康管理、疫苗接種、核酸檢測的基礎上,由于近期發生本地疫情,深圳更是在持續做好常態化防控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應急處置方案。(記者黃思華戴曉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同防聯防聯控 深圳 境外輸入物品 工作指引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