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記者從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省60周歲及以上人口1146.9萬人、65周歲及以上人口915.9萬人、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1385.4萬人,“一老一小”群體共2532.3萬人,約占全省常駐人口的42%。
隨著我省進入老齡化社會,未來老年人數量逐步增多將是常態。做好“一老一小”群體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始終是省委、省政府最關切最重視的民生工作之一,也是最能體現“我為群眾辦實事”質量和成色的實踐活動之一。
服務“一老”: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
近年來,我省以“讓老年人更有尊嚴地養老”為目標,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兜底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選擇,城鄉統籌、貼合省情的養老服務體系。
兜底保障上,全省34.7萬老年人納入特困供養范圍,月生活保障標準達到895元,位居全國第12位。
設施建設上,完成縣(區域)級特困供養服務設施建設200個,全面落實社會辦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補貼、運營補貼政策,全省運營中的養老機構總數2508家、床位40.4萬張。
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上,支持家庭發揮養老功能,推行政府購買“喘息服務”,逐步為居家長期不能自理老年人提供短期托養服務,并將其同適老化改造、家庭成員照護技能培訓等,一道列入市、縣兩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目前,全省已完成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9038戶,對照年初確定的5000戶任務目標,完成率達到180.76%。
農村養老服務上,建成鄉鎮養老服務指導中心1254個,村級養老服務站(農村幸福院)3762個,開展“青春花開夕陽紅”為老服務行動,因地制宜對留守、獨居等困難老年群體進行定期探視走訪。
統籌醫養康養結合上,全省共有806家150張床位以上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91家納入醫保定點管理,省直共開通10家醫保定點養老護理機構。推進醫養簽約服務,全省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簽訂合作協議1628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老年人579.72萬人,全省65周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629.78萬人,較好地滿足了不同類型老年人的健康養老需求。
服務“一小”:實現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市、縣兩級全覆蓋
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冬云介紹,目前,我省在全國率先設立省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實現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市、縣兩級全覆蓋,批復同意省民政廳單獨設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處(兒童福利處)并增設省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牽頭、有關方面參與的工作格局。
在孤棄兒童保障上,將全省82家兒童福利機構分為32家區域兒童福利機構和50家非區域兒童福利機構。對區域兒童福利機構,整合各類兒童福利類資金2000余萬元,統籌用于孤棄兒童“養治教康安”一體化服務能力建設;對不承擔集中養育功能的縣級兒童福利機構,全部轉型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加掛兒童福利指導中心(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牌子,聯合省教育廳等部門出臺工作指引,明確臨時監護、關愛服務等5個方面職能定位,突出要求加強養育狀況走訪評估,鏈接包括醫療康復、特殊教育、心理疏導等多方面資源,滿足其多層次需求。
在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上,全省2.1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享受每人每月不低于1100元基本生活補貼。開展以“助學、筑夢、鑄人”為主題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分兩批為470名被認定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身份且2021年考入普通全日制本、??聘叩仍盒5膶W子發放助學金134萬元。
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上,深入開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舉辦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超過1萬場次,父母監護責任和被委托人照護責任壓緊壓實。2021年全省農村留守兒童人數比2017年下降41.7%,留守現象明顯減少。
啟動實施“五大行動” 推動養老服務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一老一小”一頭連著“夕陽”,一頭連著“朝陽”,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民生問題。
下一步,我省將啟動實施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行動、養老服務供給結構優化行動、養老服務市場主體培育行動等“五大行動”,推動我省養老服務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在服務“一小”方面,今年省未保委出臺了《關于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將通過構建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等“六位一體”的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格局,進一步凝聚全社會關心、關愛未成年人濃厚氛圍。(記者 史睿雯 許夢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