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重要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安慶市將按照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部署,把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錨定“進百強、上臺階”目標和“五大宜城”定位,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忠誠盡職、奮勇爭先,不斷開創現代化美好安慶建設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是在產業發展上勇爭先。堅持工業立市興市強市,按照五年內GDP、規上工業增加值、上市企業 “三個倍增”目標,實施“個十百千”產業工程,聚焦新材料和新能源、生命健康和生物科技等,實行產業鏈“鏈長制”,加快形成一批千億級和五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長江沿岸制造名城。堅持“雙招雙引”第一要事,以“內搭平臺、外聯老鄉”為路徑,做大做強園區平臺、投融資平臺、對外開放平臺,發揮安慶籍人才資源豐富優勢,助推安慶實現高質量發展。堅持改革創新,推進北大未來技術學院、浙大未來產業研究院、合工大汽車及裝備制造研究院等科技創新力量體系建設,注重用改革的辦法破解要素瓶頸,打造“滿宜辦”一流營商環境。
二是在統籌城鄉上見實效。緊扣建設聯動長三角和中部地區的區域重點城市定位,高起點開展主城區“一帶一軸一環三片”城市設計,高品質實施城市更新改造,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實施縣域經濟對標爭先行動,定期開展“三看三比”巡回檢查活動,打造一批經濟強縣、經濟快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兩強一增”工程,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建設產業強、生態美、百姓富的幸福家園。
三是在生態保護上創一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抓好中央環保督察、長江經濟帶警示片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好長江 “十年禁漁”,呵護一江清水向東流。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面貫徹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深化新一輪林長制和河湖長制、田長制改革,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推進“生態顏值”轉換為“經濟增值”。
四是在改善民生上促提升。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做到目光所至看到問題、耳聽范圍想到問題、所思所想直面問題、所作所為解決問題。聚焦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扎實做好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實事。嚴格落實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包案化解和閱批群眾來信等制度,做到接訪不走過場、寫信真管用。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工作,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五是在管黨治黨上擔好責。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實干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完善“相馬”“賽馬”機制,做到“發展退位、干部讓位”。樹牢大抓基層鮮明導向,以“有沒有發展、有沒有上訪、有沒有腐敗”為考核指揮棒,倒逼各領域基層黨建水平提升。大力弘揚“真抓實干、緊抓快干、善抓巧干”工作作風,完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記者 陳成)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