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時事 > 正文

    小軸承轉動百億大產業 構建新時代縣域發展新格局

    智能化生產車間里,一條條自動化流水線高效運轉,一只只高精度軸承“排隊”走下傳送帶。記者日前走進靈璧縣軸承產業園,見證了車、磨、銑、鉆、淬煉等軸承制造的現代化生產工序。

    軸承有 “機械的關節”“機械行業的食糧”之稱。近年來,靈璧縣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培育壯大新型軸承制造首位產業,著力打造百億級軸承產業,吸納了全國20多家知名軸承企業,形成全產業鏈發展,為構建新時代縣域發展新格局探索出了一條工業強縣新路徑。

    把握市場規律 選準產業“切口”

    “靈璧縣是傳統農業大縣,可以說是地下無礦產、地上無資源、工業無基礎,如何脫貧摘帽、如何壯大產業,是困擾各級黨委、政府多年的難題。近年來,我們不斷探索靈璧工業發展之路,以軸承‘小切口’打開智能裝備制造‘大市場’,以機器小零件實現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靈璧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靈璧縣曾探索以輕紡服裝作為主導產業發展的路徑,因輕工業帶動作用不足而沒有達到理想效果。該縣也曾探索將農副產品深加工作為首位產業培育,但因缺少地域特色而未能如愿。

    2018年脫貧摘帽后,靈璧縣決定以發展重工業來帶動輕工業,在反復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依據長三角產業轉移特點和靈璧實際承接能力,把軸承產業作為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著力打造。

    “軸承產業不產生污水、廢氣,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產業鏈條長,從鋼鐵到軸承成品需要經過十幾道工序,產品附加值高,產業帶動能力強,帶來的稅收十分可觀。而且帶動就業效果明顯,初步估計實現百億元產業目標需要約5萬名產業工人。這5萬名產業工人,就是5萬個家庭,買房、上學、消費,直接帶動城市化發展。 ”靈璧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靈璧縣深入開展軸承上下游產業鏈布局研究,精準定位軸承產業重點招商區域和重點招商企業,全縣成立13個招商團,由縣四大班子主要負責人和縣委常委任團長,每個團對接一個投資千萬元以上的軸承企業。同時用好協會、展會平臺,廣泛獲取產業轉移信息,高頻高效對接項目,對入駐靈璧縣軸承產業園的企業從開辦到運營實現全程管家式服務。

    在第15屆浙江(慈溪)軸承及專用裝備展覽會期間,靈璧縣成功舉辦了招商引資推介會,深入宣傳推介了靈璧軸承產業政策、發展成果、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擴大了靈璧軸承產業的知名度。該縣還聯合浙江軸承工業協會、寧波市軸承行業協會分別舉辦了軸承產業合作論壇,吸引了50余家企業來考察。

    今年以來,靈璧縣新招引軸承項目13個,推動軸承企業落地20多家。 “當前,長三角地區軸承產業正處于產能升級調整的窗口期,來靈璧考察、洽談的中高端軸承企業每月都有好幾批。 ”靈璧縣副縣長陳虎說。

    打造營商環境 培育產業集群

    2018年初,海納百川軸承公司總經理劉洪濤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從浙江來靈璧投資,從簽約到投產僅用了3個月,這讓他堅定了發展信心。在劉洪濤的推介下,各地軸承企業紛至沓來。

    “靈璧縣發展軸承產業的決心增強了企業底氣。我們現在已經把工廠全部搬遷到靈璧,正在加快購置新設備、升級生產線。”優嘉軸承公司行政主管胡安猛對記者說。這家來自浙江的企業落戶靈璧以后,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悉心幫扶。不到一年時間,生產規模就比過去擴大了近一倍。由于軸承產業園內上下游企業集聚,產業鏈條相互配套,該公司每年僅物流費用就節省數百萬元,大大增強了企業競爭力。

    項目精準對接、政策精準宣傳、優惠精準兌現、困難精準幫扶。靈璧縣委、縣政府成立了支持軸承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縣委拿出8個事業編組建靈璧縣軸承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專項服務軸承企業和軸承產業。該縣出臺《關于加快軸承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扶持軸承產業發展的若干優惠政策 (暫行)》《靈璧縣加快軸承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從軸承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廠房和設備)、融資、稅收、用工、物流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扶持。今年1月至9月,靈璧縣擔保機構先后為9家軸承企業融資擔保貸款7950萬元。

    “很多軸承企業對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政策有期盼和需求,我們聯合科技、稅務、財政、經信等部門共同分析、研判,推薦符合條件的軸承企業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資質,培育和壯大軸承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力。目前,縣里已有7家軸承企業進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 ”靈璧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靈璧縣科學編制百億元級軸承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舉全縣之力打造百億軸承產業集聚基地,目前已逐步實現軸承制造、技術研發、專業市場、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功能配套完備。按照發展目標,到今年底,靈璧縣軸承產業設計產能達100億元;到2022年底,靈璧縣軸承企業工業總產值達100億元;到“十四五”末,靈璧縣軸承產業工業增加值達100億元,力爭實現“三個百億”目標。

    推動技術創新 助力轉型升級

    “去年以來,公司享受了所得稅扣除減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累計減免稅額63.54萬元。 ”劉洪濤告訴記者,惠企政策的及時兌現,增強了企業技術研發的動力。

    高端軸承產能不足是行業“痛點”,而軸承的高精尖化離不開研發費用的投入和關鍵技術的更新。靈璧縣財政每年投入5000萬元設立軸承科技研發基金,該縣開發區設立1億元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用于支持、引導軸承產業科技研發、技術改造、品牌創建等。該縣還依托洛陽軸承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共建全省首個軸承研發中心和檢驗檢測認證中心,解決入駐軸承企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同時利用行業資源,承擔企業的產品檢測、專利和項目申請、高新企業認證等相關任務,力爭4年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

    靈璧縣積極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支持企業研發創新的優惠政策,安排服務團隊上門開展“一對一”政策解讀和輔導,確保優惠政策應享盡享、應享快享。“企業發展的靈魂就是創新。”久研軸承公司生產線從杭州整體搬遷至靈璧縣以后,快速轉型升級,走高精度、輕量化路線,專業生產高端角接觸軸承。

    “我們生產的高端軸承經濟價值高,一箱高端軸承抵一車傳統軸承的產值和利潤。 ”該公司行政部長孟慶翼說。

    作為一家致力于高端軸承產品開發研究和制造檢測的企業,宿州順通軸承鋼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企業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目前比同行業傳統工藝可節約能源及勞動力40%左右。該公司財務人員陳祥勇說,去年以來,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40.94萬元,研發設備固定資產加速折舊52.80萬元,企業因加強自主研發累計享受100余萬元費用減免,為企業戰勝疫情、擴大市場份額增添了“砝碼”。

    為培養高素質軸承產業工人隊伍,靈璧縣建立軸承產業工人信息庫,利用大數據點對點進行宣傳招聘;該縣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辦學,定向開設5個軸承專業班,為企業訂單式提供特需人才。宿州學院在靈璧建立博士(教授)實踐工作站,加大軸承科技人才合作培養和交流。

    “靈璧縣將堅持科技先導、龍頭帶動,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產品性能好的優質項目,培育一批質量過硬的軸承制造領軍企業,打造一批知名區域品牌和企業自主品牌。同時依托人工智能、5G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交易平臺,培育軸承專業市場,開拓海外市場,構建功能配套完備、現代化的軸承產業集群發展體系,推動靈璧縣軸承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靈璧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說。(記者 何雪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