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時事 > 正文

    打造特色產業集群 安徽精準化實施“雙招雙引”

    特色產業,即利用特殊資源優勢形成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或產業集群,而特色產業園則相當于一個匯聚特色產業的“寶庫”,對于提升發展競爭力,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記者11月26日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發展改革委印發 《安徽省特色產業園建設指南 (試行)》。 《指南》聚焦提質、擴量、增效,十大新興產業和動態管理,進一步提升我省園區資源集聚功能,推動全省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滬蘇浙等先發地區,在特色產業園打造上有一套成熟經驗,值得安徽學習借鑒。 《指南》專門突出了對標滬蘇浙,充分學習借鑒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等省市在特色產業園創建、認定和管理等方面經驗,提升承接產業轉移轉化水平,同時突出了產業集聚效應,圍繞開發區主導產業,打造特色產業集群,突出產業集聚和細分行業競爭優勢,精準化實施“雙招雙引”,促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已獲認定的特色產業園能享受哪些政策支持? 《指南》特別提出,加大在項目布局、資金政策、土地報批、綜合評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各地創建特色產業園的積極性,加快推動形成若干個千億元級開發區。

    從具體政策中,《指南》還涉及金融、研發、稅收、人才等支持,比如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特色產業園的投入,支持特色企業上市融資,對特色產業園內企業上市、在新三板及安徽省股權交易所掛牌融資等,按相關規定予以獎勵;鼓勵特色產業園建設研發檢測、產業協作、企業孵化等公共平臺,在符合國家政策規定前提下,對符合科技企業條件的產業孵化器提供給孵化企業使用的房產、土地 (包括自用、出租、無償使用等方式),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支持特色產業園引進高層次人才,可按規定享受社會保障、子女教育、住房、項目支持等優惠政策等。

    聚焦提質、擴量、增效,是《指南》的一大亮點。據介紹,《指南》提到,支持符合條件的開發區以“區中園”方式創建特色產業園,經過3年至5年培育發展,推動產業進一步集聚、主營業務較快增長,競爭優勢進一步突出,盡快占據細分行業典型“生態位”。

    同時,《指南》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生命健康、綠色食品、數字創意等十大新興產業,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聯動,注重標志性項目及頭部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的招引培育,打造特色產業“地標”。

    對特色產業園實行動態管理,也是《指南》的一大亮點。其中提到,每三年進行一次復核,復核未通過的,撤銷特色產業園稱號,三年內不得重新申報。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管理方式扭轉了“一考定終身”傳統機制,有利于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記者 王弘毅 通訊員 田皓潔)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