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時事 > 正文

    健全跨部門信息通報等制度 安徽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能力建設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昨日,記者從省司法廳獲悉,《安徽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已公布,正廣泛征求社會意見。

    《條例》草案明確,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應當遵循嚴格保護、全面保護、快速保護、同等保護的原則,堅持行政保護、司法保護與社會共治相結合,創新知識產權保護體制機制,構建體系健全、制度完備、運行有序的知識產權保護高地。

    知識產權案件往往涉及前沿科技,專業極強。《條例》草案探索在知識產權領域引入技術調查官制度,體現了“讓專業人干專業事”的善治理念。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可以根據需要,選聘相關領域專家擔任技術調查官,為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活動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履行下列職責:對技術事實調查范圍、順序、方法等提出意見;參與調查取證,并對其方法、步驟和注意事項等提出意見;出具技術調查意見,以及完成其他相關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能力建設,《條例》草案要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應當與公安機關建立執法協作機制,健全跨部門、跨區域知識產權案件的信息通報、源頭追溯、數據交換和案件移送等制度,提高案件線索發現和處置能力。與此同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加強與電子商務臺經營者、行業組織、社會專業機構等合作,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涉案線索和信息核查、重點商品流向追蹤、重點作品網絡傳播、知識產權權利轉移、侵權監測與識別、取證與存證、專業化糾紛解決等方面,推動知識產權治理創新。

    專利審查、維權保護有望開通“加急”通道。《條例》草案明確,省市場監督管理(知識產權)部門推進專利快速審查機制建設,為國家重點發展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等提供專利申請和確權的快速通道。建立健全重點商標保護名錄制度,將知名度較高、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容易被假冒侵權、確需加強重點保護的商標納入重點保護范圍,建立快速維權保護工作機制。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