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中國港口界迎來歷史性一刻。
在中國質量(杭州)大會開幕式的中國質量獎頒獎儀式上,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劍宏走上頒獎臺,接過第四屆中國質量獎的獎杯和證書。
這意味著,中國港口界實現中國質量獎零的突破,也是浙江省首個中國質量獎。
中國質量獎設立于2012年,是經中央批準、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辦的政府在質量管理領域授予相關組織和個人的最高榮譽,分為中國質量獎和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兩類,評選周期為兩年。
在全國100多個港口中,寧波舟山港為何能脫穎而出?這個大獎是如何煉成的?
大國工匠竺士杰(右一)正在分享“竺士杰橋吊操作法”(王鵬攝)
掌舵人說做港口核心是要讓客戶滿意,提供最優“中國服務”
貨物吞吐量連續12年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連續3年居世界第三,寧波舟山港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大港,國際樞紐海港地位突出。但與一般企業不同,寧波舟山港既要服務國家戰略、區域經濟,又要面對全球客戶。
根據《中國質量獎管理辦法》,中國質量獎旨在推廣科學的質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促進質量管理創新,傳播先進質量理念。也就是說,中國質量獎比拼的并非產品本身,而是企業的質量管理方法論。
記者了解到,寧波舟山港以“一核四共雙循環”質量管理模式在服務業領域斬獲中國質量獎,該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優質服務鑄強港標桿”。近年來,該港積極實施首席質量官制度,并在全面收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基礎上,形成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質量管理體系,努力把服務做到精之又精。
作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貨物樞紐港,寧波舟山港作業貨種齊全,糧食、鐵礦石、煤炭、原油等國民經濟所需的大宗物資均在此中轉甚至交易,特別是該港礦船接卸能力和礦石中轉水平名列全國港口前茅。
為服務大宗原料市場需求,寧波舟山港主動與世界第一大鐵礦公司淡水河谷合作,利用鼠浪湖碼頭中轉優勢,在前期投產混配礦石業務、磨礦業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合作領域,建設集鐵礦石裝卸、中轉、儲備、交易、保稅物流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鐵礦石物流基地、東北亞鐵礦石分銷中心。
為了向礦船貨主提供最優服務,寧波舟山港花了5年時間,把塊礦裝卸損耗率從0.9‰降到了0.7‰,比2.5‰的行業標準低了70%多,而且創下40萬噸礦船接卸作業37.67小時完成的紀錄。
在客戶第一的理念帶動下,寧波舟山港質量提升速度突飛猛進。《中國港口高質量發展報告(2020)》顯示,寧波舟山港服務在線化、綠色發展、安全生產、口岸便利化、港口岸線利用效率等指標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達到領先水平。目前,寧波舟山港平均船時效率達到世界第二,創造并保持235.6自然箱/小時的橋吊單機效率世界紀錄。集裝箱業務板塊顧客滿意度,從2016年的98.1%提升至2020年的99.8%。
“服務業有別于制造業,是提供無形的產品,核心是要讓顧客滿意,以本次獲獎為契機,寧波舟山港集團要為浙江質量強省建設貢獻力量。”頒獎現場,毛劍宏如是表示。
員工說港口最大財富不是項目而是人,創新已成全港員工共識
“10年時間,我們從當初的7個人發展到現在的18個人,橋吊維修保養‘醫生’隊伍越來越龐大。”昨天,得知公司獲獎的消息后,北侖第二集裝箱碼頭分公司夏天工作室負責人夏天十分激動。
有著21年集裝箱碼頭工人“工齡”的夏天,是省首席技師、公司橋吊維修班班長。2011年,寧波舟山港集團專門為他成立了夏天工作室。“我們平均三個月完成一個技改項目,大到龍門吊油改電,小到設備鋼絲繩防脫槽。”夏天說,截至去年底,工作室共完成各類技改創新項目132個,累計為公司節約開支1.9億元、節能3.1萬噸標煤、減排污染物1.7萬噸。
《中國質量獎管理辦法》提出,中國質量獎上榜企業要在質量水平、創新能力、品牌影響力以及效益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如何提高創新能力?寧波舟山港的秘訣是全員創新。目前,全港擁有高技能人才2254人,全國技術能手4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1名,獨創24項職工先進操作法,其中《竺士杰工作法》作為《大國工匠》系列的第九本書在全國發行,成為全國港口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操作法。
在全員創新氛圍的推動下,寧波舟山港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作為全球第三個“千萬級”集裝箱碼頭,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以前使用的是美國公司的操作系統。隨著港口不斷發展,該系統逐漸無法滿足穿山港區的日常使用需求,尤其在更新、優化和迭代速度上顯得滯后。
“2015年,我們自主開發的集裝箱碼頭生產操作系統n-TOS系統上線2.0版本。此后,在兩個系統并行的3年間,我們不斷進行比較、驗證和改進,終于在去年上線3.0版本,結束了我國‘千萬級’大型集裝箱碼頭依賴國外系統的歷史。”寧波北侖第三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策劃主管林樹叢自豪地說。
目前,寧波舟山港創建了46家職工創新工作室,803名成員累計完成攻關課題1810項,獲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科技進步獎的創新成果達202項。
“工作室最大的財富,不是項目,而是人。”夏天坦言,這幾年,工作室與高校開展共建,大力培養職工高技能人才,僅一個橋吊維修班中就有1人成為浙江省勞動模范,4名班員獲得省級青年崗位能手和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專家說寧波舟山港上榜一條重要經驗是堅持港城共融
集裝箱吞吐量從2006年剛剛突破700萬標準箱,到2008年、2015年分別突破1000萬標準箱和2000萬標準箱,再到去年的2872.2萬標準箱,擁有1200多年對外開放歷史的寧波舟山港突飛猛進,打造了全國區域港口一體化改革的“浙江樣板”,成為浙江九張“金名片”之一。
“港以城興,城以港榮。過去15年,寧波舟山港和寧波這座城市實現了同頻共振,共同發展。”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農貴新認為,進入新時代,作為世界第一大港的寧波舟山港更加重視高質量發展,強調“港城共融”,不斷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港與城的關系更加和諧,真正做到“港即是城”。
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快實施綠色低碳港口項目。2019年12月,寧波舟山港在全國港口行業率先投用雙燃料拖輪,該輪在采用燃氣模式運行時,可減少98%的硫氧化物排放、98%的顆粒物排放、85%的氮氧化物排放、20%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寧波舟山港“龍門吊”油改電項目實現全港域覆蓋,船舶岸電和LNG集卡等綠色港口項目在全港推進。
2017年12月,寧波舟山港聯手市交通運輸局,共同啟動集裝箱進出口無紙化項目,隨后在國內率先實現集裝箱設備交接單、裝箱單信息無紙化交接。去年10月,該港又打通進口提箱信息互聯互通“最后一公里”,實現小提單無紙化全覆蓋。
寧波外貿產業發達,如何發揮港口的“晴雨表”作用,更好地為全市數萬家外貿企業甚至全國外貿企業服務?為此,寧波舟山港集團旗下企業開發了海上絲路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通過計算和記錄寧波舟山港出口的21條國際航線的集裝箱貨運價格變動信息,客觀反映國際集裝箱班輪運輸市場的運價走勢。
寧波市各級政府十分重視港口質量提升,把寧波舟山港列入質量強市建設和深入推進“質優寧波”建設的一項內容。同時,舉全市之力改善口岸營商環境,在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中,寧波口岸綜合得分位居全國第三。(記者 俞永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