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時事 > 正文

    江蘇住房未來五年發展藍圖出爐:住房保障對象將逐步轉向覆蓋城鎮常住人口

    未來5年,江蘇城鎮住房發展藍圖是啥樣?近日發布的《江蘇省“十四五”城鎮住房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全省將改造棚戶區60萬套(戶),幫助180余萬居民實現“出棚進樓”;改造5000個老舊小區,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同時圍繞碳達峰目標,推動住宅建設向綠色、集約、生態方向轉型,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按照75%節能標準設計建造,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60%以上;住房保障對象將以戶籍家庭為主逐步轉向覆蓋城鎮常住人口。

    推動老舊小區及周邊地區聯動改造

    《規劃》明確,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推動建成一批美麗宜居住區。按照時序,2021年,完成1000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到2022年,基本形成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市場化、專業化、智慧化物業管理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 五年累計改造的老舊小區將達5000個。

    老舊小區改造將不再局限于小區圍墻以內。按照要求,將推進相鄰小區及周邊地區聯動改造,有序開展綠色社區創建和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構建“15分鐘社區服務圈”“5分鐘便民生活圈”,健全商業、教育、養老服務、衛生健康、文化、體育、公共活動等居住配套功能。“十四五”時期,基本補齊既有居住社區設施短板,新建居住社區同步配建各類設施。

    改造老舊小區的“真金白銀”也明確了多種來源路徑。在爭取中央資金補助的同時,省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重點支持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籌措改造資金。同時加大金融機構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信貸支持力度,為改造項目及居民戶內改造和消費提供支持; 將鼓勵原產權單位對已移交地方的原職工住宅小區改造給予資金等支持。另外,還將通過新增設施有償使用、落實資產權益等方式,吸引各類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投資參與改造。

    我市出臺的《關于推進南京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將確保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力爭基本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基礎設施配套不全、功能缺失、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需改造的部分住宅小區(包含單棟)改造任務。

    新建小區六成以上為綠色建材

    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推動實現碳達峰,需要發展綠色建筑、成品住房。《規劃》明確將推動住宅建設向綠色、集約、生態方向轉型。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逐步開展既有住宅節能改造。加大太陽能光熱系統在住宅建筑中的普及應用,因地制宜推廣地源、水源和空氣源等可再生能源熱泵技術應用,逐步提高新建居住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

    新建居住建筑將推廣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例如,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提高施工精細化水平;大力推動綠色住區、綠色住宅建設,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按照75%節能標準設計建造,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60%以上; 推廣成品住房和裝配化裝修,裝配化裝修建筑面積占同期全裝修建筑面積比達30%。推動充電設施所需管線敷設至每一停車位,并實施有序充電,解決社區充電難問題。

    住房保障對象將拓寬到非戶籍常住人口

    棚戶區改造是我國近年來的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十四五”時期,全省計劃改造棚戶區60萬套(戶),完成投資3000億元,幫助180余萬居民實現“出棚進樓”。

    實現住房保障水平穩步提升,除了大力實現棚戶區改造,公租房建設、住房租賃補貼發放等都是重中之重。《規劃》提出,將科學設置、穩步降低保障準入標準,確保城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現應保盡保,加大對新市民、青年人特別是從事基本公共服務行業人員住房困難群體的支持力度,促進住房保障對象從以戶籍家庭為主逐步轉向覆蓋城鎮常住人口。按照目標,到2025年,江蘇城鎮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蓋率將達28%; 城鎮棚戶區(危舊房)改造覆蓋率達98%;新增公租房保障戶數50萬戶; 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套數20萬套(間)。

    記者從南京住房保障和房產局獲悉,“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持續供應公共租賃住房,重點解決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需求,并將非戶籍常住人口納入到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在充分保障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業大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基礎上,向符合條件的城市創業人員、城市公共服務領域、特殊艱苦崗位勞動者以及南京重點產業職工等,發放租賃補貼。(記者 顧小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