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 特約 | 梁杏
(資料圖)
高溫催化用電量增長,電力供需緊張加劇,利好煤炭、電力板塊表現。此外,高溫天氣有望帶動家電行業景氣向上。
6月15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今年首個高溫中暑氣象預報,較常年平均首發日期提早13天。5月底至6月初,全國部分地區遭遇今年入夏以來最大范圍高溫過程,超過80個國家站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與此同時,奧維云網空調排產數據顯示,6月份空調企業排產量同比增長38.6%。此外,近期內地上市啤酒企業集體揚升,某種程度也與高溫效應密不可分。
夏季高溫天氣來襲
全國用電負荷加劇
隨著夏季逐步到來,高溫天氣頻頻,中國氣象局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出現,對氣溫的影響可能在2023年最為明顯,2023年或2024年極有可能創造全球新的最暖紀錄。
5月以來,全國多地高溫天氣來襲,5月平均溫度已超過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的去年同期水平。今年4-5月,成都、上海、武漢等地最高氣溫分別達到35、34、33攝氏度,平均較去年同期提高1.4攝氏度。6月15日,中國氣象局早早發布今年首個高溫中暑氣象預報。
更高的氣溫,也意味著夏季更高的用電負荷。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數據及能源生產數據,其中5月全社會用電量72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以2021年為基數,兩年平均增速2.96%。
近期多省用電負荷攀升,國網最大用電負荷已達8.6億千瓦,同比增加7.77%。5月31日,南方最高用電負荷同比去年5月最高用電負荷增加18%。6月以來江蘇電網日均用電負荷持續保持在1億千瓦左右,同比同時段高近1000萬千瓦。
2023年以來,降水偏枯造成水電發電量出力不足,火電仍有望發揮壓艙石的作用。上游動力煤煤價今年調整幅度較大,此前原煤生產量、煤炭進口量均有所增加,需求增速邊際下降,秦皇島煤價跌至長協區間,煤炭行業股價也持續下跌。
截至6月16日,秦皇島港Q5500動力末煤平倉價主流報價820元/噸左右,雖然較年初的1100元/噸以上已經大幅回落,但周環比上漲30元/噸。由于供需格局的改善,煤價有止跌企穩的跡象。
供給方面,近期安檢趨嚴,少數煤礦停產,產能利用率小幅下降,整體供應維穩;需求方面,沿海地區電廠日耗五月下旬以來延續高位,推動電廠去庫加速。隨著近期穩增長政策密集出臺,全社會煤耗需求隨經濟加速也會集中釋放,迎峰度夏階段,市場煤價格彈性增大。
另外發電側電力行業的投資機會也不容忽視。除了用電需求的增加,對于火電發電來說,長協煤新政穩步推進,長協煤履約比例有望提升,企業的盈利水平將有望得到改善。同時對于“火轉綠”,以及本身屬于綠電的電廠來說,硅料及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行,疊加綠證交易等催化,提升光伏項目收益率,促進裝機規模擴大。
另外,電力市場化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中電聯公布的數據來看,1-4月,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1756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62.5%,同比增長1.7個百分點。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持續擴大,使得電力商品屬性更加明顯,有利于發電企業成本傳導和利潤率提升。
高溫或將催化空調銷售增長
從歷史來看,5-8月作為空調銷量的旺季,平均氣溫上升時,空調的銷量增速通常提升。自2017年起,旺季(5-8月)空調銷售量占全年銷量的比例中樞由35%上升至40%以上。
受一季度需求旺盛與高溫預期影響,空調廠商紛紛調高排產。奧維云網空調排產數據顯示,6月份空調企業排產量為1778萬臺,同比增長38.6%。今年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高溫天氣,對空調需求的拉動效應有望進一步增強。
空調為代表的家電行業,景氣度與地產竣工增速密切相關。從統計局披露的地產數據來看,1-5月份,房屋竣工面積27826萬平方米,同比上升19.6%,環比1-4月增速上升0.8個百分點。隨著“保交樓”政策持續推進,預計竣工端將維持高速增長,地產后周期的家電行業有望受益。
政策層面,近期商務部等四部門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求深入開展家電以舊換新,以及推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進一步挖掘農村市場消費潛力等內容。
根據《家用電器使用年限細則》,家電產品普遍生命周期在10年左右,上一輪大規模家電下鄉在2008-2012年,距今早已超過10年以上,新一輪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疊加,可能會對家電銷售起到促進作用。
同時,各地新一輪地方性家電消費補貼潮正在開啟。例如南京家電消費補貼于6月上旬啟動,補貼資金共1000萬元,補貼額度為開票價格的8%,補貼范圍進一步拓寬,涵蓋洗碗機、掃地機、智能馬桶蓋等。
6月15日,湖北省政府發布公告,為進一步增強家電等大宗商品對消費市場的拉動作用、引導消費升級,將面向全省消費者發放2023“惠購湖北”家電消費券。
而從6·18大促的情況看,奧維云網公布6·18購物節第一周數據,冰箱/洗衣機/干衣機零售額同比增長31.3/6.7/33.9%。特別是空調增長同比90.2%,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低基數,以及部分地區溫度較高的影響。
去年以來,PPI同比增速持續下滑,家電原材料成本下降,行業成本紅利或將持續綻放,迎來利潤率改善。截至6月20日,中證全指家用電器指數PE估值為16.68倍,位于歷史28.89%分位,修復空間較大。后續隨著更多穩增長、促消費政策出臺,可以重點關注家電板塊的投資機會。
(嘉賓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本文已刊發于6月24日《紅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