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 特約 | 梁杏
版號發放疊加AI在應用端加速落地,游戲板塊有望迎來估值和業績共振的行情。
(資料圖)
本周初,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了2023年5月國產網絡游戲審批信息,共有86個游戲版號獲批,多家游戲大廠新品在列。
同時,今年已有5批次游戲版號發放,加上3月的進口游戲版號,至今共有459款游戲版號獲批,而去年全年僅為512款。當前人工智能大模型進展不斷,在游戲、影視、出版等傳媒領域加速落地,疊加今年基本面預期向好,板塊或迎估值、業績共振行情。
游戲版號穩定發放
基本面或迎來修復
5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發布5月份國產網絡游戲審批信息,共86款國產網絡游戲獲得版號,相比3、4月的86款持平。從產品歸屬看,國內眾多頭部公司均取得版號,今年已有5批次游戲版號發放,加上3月的進口游戲版號,至今共有459款游戲版號獲批,而去年全年僅為512款,今年發放的版號已接近去年全年90%。
根據伽馬數據報告,2023年一季度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675.09億元,環比上升15.61%,同比下降15.06%。廠商推出新游貢獻了一定流水增量,加上春節游戲活動的推出,因此環比有所增長;但收入同比有所下降的原因在于,舊游戲流水增量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弱。
對于國內游戲市場而言,頭部廠商大多自2022年11月起陸續獲批版號,大部分產品需經過1-2個季度的付費測試、內容調試等上線前準備,導致今年一季度新游上線數量有限;同時上線產品公測時間集中于2023年3月中下旬,對于當季流水貢獻有限。
從中證動漫游戲指數來看,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91.74%,2023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0.93%,短期業績承壓。目前游戲版號呈現出穩定發放的趨勢,未來隨著版號發放整體向好,游戲新產品周期逐步開啟,各家游戲公司盈利端將逐步企穩,同時將推動游戲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
從監管政策的角度,過去幾年,我國一直加強游戲行業的監管。根據去年發布的《2022中國游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超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戲時長在3小時以內;近三成未成年人游戲充值減少;游戲企業防沉迷系統覆蓋九成以上未成年人游戲用戶。
好在目前未成年人游戲沉迷問題已得到基本解決,游戲的科技和文化價值也得到官方重視。今年2月,新華社發文《別忽視游戲行業的科技價值》,表示隨著游戲科技不斷發展,相關科技的運用早已突破游戲行業本身,在AI、VR等諸多領域也已產生作用。
作為復合型的文化內容產品,游戲既有天然的文化屬性,也有著深厚的科技屬性?;谶@兩類屬性,游戲行業還在不斷豐富經濟屬性,成為支持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驅動器,并形成“超級數字場景”。文章強調,相關部門和從業者或許可以進一步正視游戲的科技價值,搶占下一代互聯網布局,提升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影響力。
后續來看,據彭博社等多家海外媒體報道,蘋果有望在6月6日-10日開發者大會上,推出其第一代MR頭顯產品。游戲方面,蘋果已經創建了自己的底層引擎,為MR游戲提供支持,硬件的升級也有望成為游戲板塊的催化。
AI變革加速落地
傳媒領域受益顯著
自OpenAI發布ChatGPT后,人工智能大模型進展迅速。今年GPT4發布,能力大幅提升;近期AI圖像生成應用——Midjourney官方中文版宣布內測,除了可以調用最新模型和所有參數,頻道還上線了放大圖像、變化圖像、定向修改、墊圖、私聊機器人生成圖像、個人畫廊手機版等功能,社區除常規作畫頻道以外,還有不同的主題創作頻道,供用戶展現想象力。
另外OpenAI發布ChatGPT的iOS移動端App,支持設備間同步記錄,并提供19.99美元的ChatGPT Plus訂閱服務,訂閱用戶可訪問GPT4功能,并享受更快的響應時間。當天OpenAI ChatGPT就迅速登上美國App Store免費榜第一名。目前OpenAI只在美國地區推出iOS端應用,公司表示即將推出安卓版,預計將在幾周內擴展到更多國家。
同時,OpenAI正式向Plus用戶推出插件功能,插件數量拓展至100多個第三方API,除此前的電商、本地生活外,還新增日程管理、房地產、股票等功能,進一步豐富了使用場景。用戶能更加方便地訪問和調用AI模型,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投資上,國內近期一批算力ETF上報,此次上報的“中證算力基礎設施主題ETF”主要跟蹤中證算力基礎設施主題指數。該指數從滬深市場中選取50只業務涉及數據中心建設、運營及相關硬件設備制造等領域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反映算力基礎設施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算力是人工智能產業鏈的重要環節,表明當前機構對于人工智能發展的看好。
游戲等傳媒板塊作為下游應用,有望受益于AIGC,迎來估值提升契機。對游戲行業來說,AI可以協助快速完成基礎代碼;對美術設計人員,AI可以實現快速出圖、建模,節省原畫師作畫的時間。游戲行業特別是美術成本占比約50-60%,AI有望節約美術成本的20%-30%。
同時,AI帶來的創新玩法也不容忽視。如國內已有公司發布“游戲GPT”,實現NPC高智能交互,提升游戲可玩性和沉浸感。過去游戲是高度定制化的產品,千篇一律會帶來疲勞和厭倦感,未來游戲可以走向千人千面,產生不同的體驗和感受。
另外數據是大模型訓練的重要環節,主流大模型數據集來源來自于互聯網平臺、書籍、期刊和其他數據集等。而出版行業語料資源豐富,出版公司通過書籍電子化形成的圖文資源庫,是AI模型訓練的重要數據集,目前多家出版公司發布公告發展AI應用,價值也有望被重估。
(本文已刊發于5月27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基金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