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丨劉杰
【資料圖】
從采購到銷售,從品牌到銷售平臺,以及倉庫、辦公室和實驗室的租賃,美智光電與美的集團都存在極強的關聯性,這不禁令人對美智光電自身的獨立性產生質疑。
美的集團欲將旗下美智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智光電”)分拆上市,于是,早在2021年,美智光電便向交易所遞交了招股書,向資本市場發起沖刺,但最終其還是主動撤回了此次上市申請。
擺在美智光電面前的難題是,如何解決“獨立性”問題,因為其在采購、銷售、專利技術、商標等多方面均依賴于美的集團,一旦離開美的,其能否在市場競爭中獨當一面是需要打個問號的。
本次,卷土重來,其與美的集團的關聯交易表面看似乎有所減少,但其中卻暗藏玄機,其對美的集團仍然存在較強的依賴,此前的“老問題”似乎并未真正解決。
對美的依賴仍較嚴重
“老問題”并未真正解決
美智光電主要從事照明及智能前裝產品的生產及銷售,2021年,其曾發布招股書計劃A股上市,但最終未能禁得起考驗,主動選擇了撤回IPO申請。對此,《紅周刊》分析,這或許與其和美的集團之間紛繁復雜的關聯交易有關。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美智光電的關聯銷售金額分別為2.37億元、1.91億元、1.9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3.88%、24.20%、21.48%。其中,在上述周期內,其前五大客戶中,關聯方客戶就有三家。此外,在關聯采購等方面也均能看到美的集團的身影。因此,美智光電“獨立性”問題屢遭外界詬病,也成了其上市路上的“絆腳石”。
本次,美智光電卷土重來,再次開啟IPO進程,其是否已經將前述問題厘清了呢?
據資料顯示,為更好服務下游大型房地產客戶,美智光電通過美的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東美的智聯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聯家居”)統一對接上游大型地產、工程客戶,因此,二者業務形成關聯交易,也導致其與美的集團的關聯交易額較高。
美智光電通過智聯家居主要對接的地產、工程商分別為佛山市亨榮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佛山亨榮”)、廣東順域機電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順域”)、廣東睿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睿住”),其中,除廣東睿住外,其余二者為非關聯方。美智光電表示,智聯家居主要起到統籌協調作用,不參與實際業務談判。此后,美智光電停止通過智聯家居銷售,更改為直接與前述三家工程經銷商開展業務。
上述舉措意味著,美智光電在未改變業務類型的情況下,僅通過調整交易形式來降低關聯交易,手法不可謂不巧妙,但問題在于,從實質來看,其真的解決關聯交易問題了嗎?
自從美智光電變更了交易形式后,智聯家居便從其前五大客戶名單中消失了,佛山亨榮則成為其大客戶。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佛山亨榮分別位居第一、第一及第二大客戶,為美智光電貢獻的銷售收入分別高達1.50億元、1.61億元、9229.31萬元。
那么,佛山亨榮又有何背景?據公開資料顯示,佛山亨榮成立于2014年5月,其控股股東何煒明曾經是智聯家居的法定代表人、股東及董事長,但何煒明于2016年退出了股東行列,并卸任了相關職務。也就是說,佛山亨榮與智聯家居也曾有關聯關系。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何煒明退出智聯家居后,佛山亨榮成為美智光電的重要大客戶。鑒于此,佛山亨榮與美智光電是否存在關聯關系也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盡管美智光電在費盡心力解決關聯交易問題,其關聯交易金額依舊不低,據招股書顯示,2022年,其關聯銷售金額仍然高達1.2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3.40%,這意味著美智光電想要在銷售上擺脫對美的集團的依賴并非易事。
更重要的是,美智光電對美的集團的依賴并非僅體現在銷售方面,二者間的關聯交易紛繁復雜,涉及諸多方面。譬如,其主要通過美的集團子公司安得智聯采購物流運輸服務,報告期內,向其采購物流運輸服務金額占對應期間物流運輸服務采購總額的90.25%、77.23%、45.08%;其通過經銷商等方式向美的集團子公司寧波美美家園采購安裝、維修、咨詢服務;其通過經銷商等方式在美的集團天貓旗艦店及美的集團官方商城銷售產品、進行宣傳,并按照一定點位支付費用......
此外,美智光電銷售產品也是使用美的集團的商標,雖然,其表示,會按照使用美的品牌實現境內商品銷售產生收入金額的0.6%向美的集團支付商標使用費,但要知道的是,品牌影響力是智能照明及前裝行業的主要競爭力之一,其在品牌上無法獨立,又何談業務獨立呢?
目前,市場上已經形成了一批有品牌、有規模的照明燈具生產企業,諸如歐普照明、雷士照明等,部分企業已開始采用自主品牌進軍國際市場。同時,在市場推廣中品牌宣傳也是重中之重,為了向品牌化方向發展,很多企業都投入了巨大的宣發成本。
相比之下,美智光電采用支付商標使用費的方式經營,雖然成本相對比較低,但在缺乏自主品牌的情況下,想要獨立經營難免會處處受限。如果要開拓自己的品牌,則不但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時間成本也同樣是個不小的問題。
此外,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美智光電的部分倉庫、辦公室及實驗室也是向美的集團及關聯方租賃的。
需要補充的是,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美智光電與美的集團重疊客戶的銷售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83.35%、71.66%、65.02%,二者客戶重疊比較嚴重。因此,美智光電是否因為背靠美的集團而獲得商業機會,也是令人懷疑的。
綜上來看,從采購到銷售,從品牌到銷售平臺,以及倉庫、辦公室和實驗室租賃,美智光電與美的集團都存在極強的關聯性,這難免令人對美智光電的獨立性表示質疑。
業務深受地產行業影響
相關風險已經有所顯現
美智光電的智能照明及前裝業務對應的下游終端客戶多為房地產商,其主要通過線下工程經銷模式向房地產客戶銷售,2020年,該銷售模式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41.73%,為其貢獻的收入最多。
然而,近年來房地產行業并不景氣,受終端房地產行業宏觀政策調控、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條收緊、去庫存壓力增加等因素影響,報告期內,其線下工程經銷收入整體下降趨勢很明顯,數據顯示,2022年,前述銷售模式下實現的收入占比銳減至27.83%。
更重要的是,美智光電終端房地產客戶還較為集中,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其主營業務中實際銷往美的置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置業”)的金額分別1.31億元、1.32億元、1.2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78%、14.30%、14.21%;實際銷往另一大地產商的金額分別為1.59億元、1.60億元、9229.31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0.26%、17.30%、10.15%。不難看出,其對兩家地產商的合計收入占比較高,這無疑會影響其通過下游客戶分散風險的能力。
美智光電表示,雖然其建立戰略合作及實際供貨的終端地產客戶數量較多,但與大部分終端地產客戶仍處于早期合作階段,交易金額整體較小,短期內地產渠道銷售收入仍將較為集中。
問題在于,如果相關地產客戶大幅減少對美智光電的采購,將對其業績構成較大的不利影響。實際上這一風險已經有所顯現,比如2022年,上文提到的某大型地產商對其采購金額就縮減了6721.32萬元,降幅高達42.14%。
美的置業是美的集團實控人控制的企業,美智光電表示,二者于2017年首次產生業務往來,此前其與美的置業仍處于合作初期,收入規模較小,隨著美的置業大力推動精裝房策略,其采購產品的規模逐年增加。換言之,美智光電業績成長離不開關聯企業的扶持,而其自身的市場拓展能力是令人擔憂的。
近年來,美智光電為了拓展銷售渠道,也是砸進去了不少真金白銀。報告期內,其銷售費用分別為5228.35萬元、1.10億元、1.50億元,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同期,其銷售費用率分別為6.64%、11.86%、16.52%。
其將歐普照明、佛山照明、公牛集團、狄耐克作為同行業可比公司,前述可比公司在相同周期內的銷售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9.65%、9.41%,10.51%,相比之下,其銷售費用率遠高于行業均值。但從其2022年營收不增反降的表現上來看,其大量銷售費用投入,產生出的效果還是有些不如人意。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前夕,美智光電的大客戶還離奇地出現了突然注銷的現象。
寧波微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為其2020年的第四大客戶,當年二者交易額為5343.10萬元。但奇怪的是,2021年1月,該公司卻突然被注銷了。一家上年度還進行了數千萬元采購的客戶,次年初就突然注銷,這事關交易的真實性以及大客戶穩定性等問題,因此,對于大客戶注銷背后的原因,還需美智光電作出說明。
諸多核心專利來自繼受取得
研發金額有“縮水”現象
美智光電想要擺脫對美的集團的依賴,開拓自身銷售渠道,則需具備有競爭力的產品,從根本上來說,考驗的是其研發實力。雖然其自詡研發實力強勁,截至報告期末,共取得境內專利624項,其中發明專利80項,涵蓋智慧調光、多用戶場景照明控制、智能開關控制等領域,但若仔細查看招股書則發現,美智光電80項發明專利中,大多數是繼受取得,僅有20項左右是原始取得。
在本次招股書中,其未詳細說明繼受專利的來源。據其前次上市公開資料顯示,其繼受取得發明專利的來源、轉讓方主要為美的集團及其子公司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說其諸多核心技術發明專利也是來自于美的集團,其對前者的依賴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需要關注的是,美智光電在研發上的投入似乎有所縮水。報告期內,其研發費用分別為4579.62萬元、5884.92萬元、5285.75萬元,最近一年研發費用投入金額下降,同期,其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81%、6.36%、5.80%,亦有所降低。
研發資金的投入情況,很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創新能力,事關企業產品技術的更新。美智光電若想要保持產品先進性,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恐怕是穩定的研發投入增長,而不是吝于投入,壓縮研發支出,因此,其在研發方面的重視程度仍有待加強。
(本文已刊發于5月20日《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