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數據 > 正文

    先鋒領航最新發聲:在中國投資,最吸引我們的就是這兩個行業-最新

    紅周刊 編輯部 | 李健

    在全球最大指數供應商先鋒領航近日召開的2023年前瞻策略會上,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王黔表示,“我們對股票和債券的長期回報預測都比去年有了顯著改善。”具體到中國股票市場,其預計未來十年年化回報率能夠達到7.4%~9.4%之間。


    【資料圖】

    中國股票未來10年

    年化收益預計7.4%-9.4%

    中國應該是2023年全球經濟中最大的亮點。王黔認為,中國經濟復蘇是一個非常積極的因素,但是對全球通脹影響卻較為復雜,中國經濟占全球GDP的比例大概在20%左右,因此中國經濟如果實現1.5%~2.5%的反彈,會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30到50個基點的增長。通常情況下,主要經濟體包括日本、歐洲,以及大宗商品出口國,都將從中國經濟復蘇中顯著受益。

    在利率迅速上升的背景下,王黔對中國各類資產未來十年的收益率預測如下:

    中國固定收益市場回報,與去年相比(以人民幣計價)變化不大,大概保持在2.4%~3.4%之間。

    中國股票市場未來十年的回報率與去年相比大幅提高了兩個百分點,預計回報率能夠達到7.4%~9.4%之間。

    由于全球資本市場對風險的重新定價,先鋒領航的資產配置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股票風險溢價在下降,而債券更具吸引力。因此相比傳統的股債六四組合,我們超配債券,低配股票10個百分點。”

    王黔表示,“如果就中國資本市場而言,中國股市回報預測明顯提高,而債市回報預測相對穩定。因此如果我們只是看國內市場的股債配置,仍然是比較偏向于超配股票。”

    隨著外資的流入

    由基本面決定的估值存上升空間

    對于A股和港股市場最近的外資的大幅回流,先鋒領航量化股權團隊另類投資與多資產策略主管徐飛向《紅周刊》解釋稱,他個人認為,最近的流入是小幅度的反彈。最近兩年有大量外資外流,感覺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最近兩年有四個重要的因素促使外資流出:2021年二月份A股到頂點的時候有一個估值大幅度回調;2021年7、8月份出臺了互聯網和其他板塊監管規范政策;2022年的疫情管控以及房地產這種高收益市場出現償債難的壓力等。

    現在外資有一定幅度的回流,結合市場快速反彈表現,徐飛預計,這些外資有很多是對沖基金。而比較長期的、主動性的基金還是在觀望,因為主動型、長線型基金一般比較保守,他們對宏觀的考量也比較關注。“他們的流入不會是快速的、短期的,而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如果流出要花幾年,那么流入可能也要花幾年。”

    對于A股和港股的機會,徐飛更看好A股,因為A股的組成較少有互聯網權重,基本上有國內消費、房地產組成,2023年這兩個行業顯現出了上升的趨勢。中國從一定周期來講是逆風而行,對國外長期投資者來說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如果整個歐美股市由于它的衰退呈現下行趨勢,而中國在逆向反彈,這是非常有價值的分散風險的方式。

    對于中國股票市場的估值,王黔認為2023年有較大上升空間。“在我們的分析模型里面,估值取決于幾個因素:第一個是通脹,第二是利率水平,第三是資本市場的波動性。這意味著,利率越高、通脹越高、波動性越高,則估值越低,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我們會普遍看到新興市場的估值水平,實際上低于發達國家市場。”

    “中國也是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歷史的波動性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王黔向《紅周刊》指出,“至于將來這個估值怎么變化,目前我們認為,中國股市估值有一些偏低,因為市場對于很多風險定價定得太高,這就造成短期估值的偏低。這種偏低估值最終要回到由經濟基本面決定的合理估值,所以我們認為長期來看中國股市有吸引力。”

    此外,由經濟基本面決定的A股市場估值中樞有沒有可能上移?王黔表示,有可能。“如果我們資本市場波動性下降,中國通脹是很穩定的,利率也保持在比較穩定水平。隨著機構投資者進入,由基本面決定的估值也有上升空間。”

    (本文已刊發于1月14日《紅周刊》,原標題為《先鋒領航最新預判:中國股票未來10年年化收益在7%以上》。文中觀點僅代表嘉賓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中國經濟 股票市場 上升空間 經濟基本面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