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數據 > 正文

    港股近期資金持續流入 部分題材科技股或將醞釀機會-當前熱文


    (資料圖)

    經歷了漫長探底過程后,自11月開始,恒生科技指數一度反彈超過50%。科技龍頭股騰訊控股、阿里巴巴-SW、美團-W等科技股11月漲幅均超過30%。相關研究數據顯示,推動此輪行情的力量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其一,外資大舉抄底,華爾街資本在港股市場持續看好。其二,南向資金的持續注入。據Wind數據顯示統計,截至12月16日,南向資金今年以來累計成交凈買入已經接近3800億港元,近期,騰訊控股、美團、快手等科技股繼續受到南向資金青睞。

    另據其他公開資料顯示,除科技股近期資金流入穩定外,近期伴隨國內疫情恢復期互聯網遠程問診、線上處方服務激增,憑借相關技術卡位醫療數字化、信息化服務的部分題材科技股也被帶動明顯。

    京東健康(06618.HK)、平安好醫生(01833.HK)、醫渡科技(02158.HK)等龍頭股第四季內已分別顯露出回升走勢。11月和12月,京東健康(06618.HK)月漲幅分別超58%和6%,平安好醫生(01833.HK)月漲幅分別超34%和13%,醫渡科技(02158.HK)月漲幅分別超30%和20%。除以上龍頭股外,中小市值個股方面,作為國內較早面向金融、醫療及通用行業客戶提供數字化創新服務的新紐科技(09600.HK),盡管11月后股價曾一度處于橫盤震蕩中,但上周該股或受外部因素影響,上揚頻率已有所增加,股價開始呈現較為活躍表現。

    針對以上,部分行業專家分析認為,華爾街資本和南向資金的動向,代表了國內和海外主流資金對科技股未來走勢的共同判斷。不過從資金抄底個股具體方向上分析不難發現,此輪資金流向出現較大分化,科技股賽道內部,受益于政策面助力,具有一定發展前景的互聯網醫療和自主軟件行業或于將來受到投資方面的更多青睞。

    風險提示:

    股市瞬息萬變,利好與股價不具備因果關系,本文所提到信息采用公開資料,所涉及標的不做推薦,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數據顯示 騰訊控股 不難發現 主要來自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