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 編輯部 | 齊永超
除了近日大火的醫藥股,部分新能源公司也在制造賺錢效應。而在“全民炒藥”梯隊之外,也有一眾資金在“低吸”新能源主題的投資機會。
【資料圖】
在這一眾資金當中,有以呂強等為代表的牛散,以“寧王”為代表的產業龍頭,另外還包括林園、鄧曉峰、陳光明等投資大佬。那么,哪些標的入選了他們的股票池?
牛散、產業龍頭齊上陣
大手筆布局鋰電池產業鏈公司
上市公司定增中透露了一些牛散的最新投資動向,如“定增大戶”呂強、李天虹,二人在新能源領域均尋找到了“新目標”。
呂強現身主營為鋰電材料的天華超凈。天華超凈的一項定增剛剛落地,在天華超凈于12月9日公告的定增獲配投資人名單中,呂強現身其中,共獲配189.07萬股,耗資為整整一個億的“小目標”(見表1)。根據定增資料顯示,天華超凈本次定增募集資金用于天華時代鋰能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的電池級氫氧化鋰建設項目以及偉能鋰業一期年產2.5萬噸的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
作為“最忙牛散”,翻看歷史定增案例,呂強十分偏愛在鋰電池、光伏產業鏈等新能源領域尋找機會。除了剛剛參與定增的天華超凈,呂強此前還參與了中鹽化工、滄州明珠、露笑科技等在內的多家與新能源概念有關的公司的定增(見表2)。
同樣熱衷于定增的牛散李天虹也剛剛建倉了一家具有新能源概念的公司斯迪克。據斯迪克12月13日發布的一項股份增發認購信息顯示,李天虹赫然在列。李天虹作為特定投資者認購180.79萬股,耗資4500.00萬元。
斯迪克主營為多功能涂層復合材料,其業務與新能源汽車緊密相關。據其表示,部分產品可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可提供電池相關的絕緣材料、粘接膠帶、導熱材料等。
不止牛散積極布局,同行業的產業龍頭也表現“踴躍”。
在天華超凈的定增中,與呂強同時認購股份的還包括天華超凈的關聯方寧德時代,資料顯示,“寧王”認購378萬股,獲配金額為2億元,獲配數量和金額在投資者名單中均位于最高梯隊。
像寧德時代投資天華超凈這樣同產業鏈布局的案例并不在少數。盛新鋰能于12月7日公布的增發股票認購信息顯示,比亞迪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全額認購4663.09萬股,耗資20億元,鎖定期為36個月。此舉正是比亞迪向上游延伸加碼布局鋰資源的舉動。
我們注意到,在近日定增的公司中,還有不少公司屬于鋰電池領域。除了上述提及的天華超凈、盛新鋰能等,還包括沃頓科技、萬順新材、億緯鋰能等。而在它們定增背后,多為募資擴產。
林園再現打新名單
最新入局多只新能源股
近日,幾家新能源新股密集上市,如涉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星源卓鎂、光伏正面銀漿企業聚和材料以及光伏組件檢測設備企業歐普泰。
不過,在上市首日,三者表現不一。星源卓鎂在12月15日上市首日上漲了18%;聚和材料在12月9日上市首日上漲了超30%。而歐普泰在12月12日上市首日下跌了7%。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在這背后,都有林園的身影。
據不完全統計,在星源卓鎂的網下發行初步配售名單中,林園旗下有十余只基金獲配,如林園投資21號、林園投資24號、林園投資35號、林園投資49號等(見表3)。總獲配金額超過60萬元。
星源卓鎂的主營業務為鎂合金、鋁合金精密壓鑄產品,與新能源汽車緊密相關。其最新透露稱,目前公司產品應用的終端品牌有特斯拉Model S/X、福特純電動“野馬”、別克新能源、奧迪E-Tron、智己新能源、紅旗E-QM5等。
據聚和材料的新股配售名單顯示,林園旗下超百只基金獲配。以近三個月首發累計動用資金最多達132億元的林園投資21號基金為例,共獲配聚和材料672股,獲配金額為7.39萬元。進一步觀察來看,聚和材料是林園投資21號基金12月以來獲配金額居前的一家公司(見表4)。
林園通過打新聚和材料,獲得了較高的收益,截至上市首日來看,21號基金浮盈2.61萬元,收益率為35%。
而有些新股則未能在上市首日創造收益。林園參與打新的歐普泰,是一家在北交所上市的光伏企業,在歐普泰公告的發行結果中,私募大佬林園旗下約百只基金獲配。以林園投資93號基金為例,獲配股數為1054股,獲配投入資金2.63萬元,不過,在12月12上市首日,隨著股價收跌,林園投資93號基金或浮虧0.24萬元。
鄧曉峰密切關注新能源
剛剛增倉一家新能源概念股
對于新能源領域的布局,高毅鄧曉峰也是一位典型的投資者。如在TCL科技剛剛落定的定增中,鄧曉峰就現身其中。
12月15日,TCL科技披露定增獲配結果,在19家認購對象中,鄧曉峰管理的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獲配了近1.32億股,獲配金額接近4.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大佬”陳光明旗下的睿遠基金獲配近8771.93萬股,獲配金額同樣較高,達3億元(見表5)。
TCL科技主營為半導體顯示業務、半導體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業務。公司此前表示,業務結構已經從以半導體顯示業務為重,轉換到如今半導體顯示業務和新能源光伏業務雙重并舉。
在鄧曉峰增倉的當前時點,正是TCL科技的相對低位。自2021年3月至今,TCL科技股價持續下跌,累計跌幅超過5成。此時布局,鄧曉峰很可能是看中了TCL科技的“低吸機會”(見圖1)。
此前,在投資近來重點布局新能源的紫金礦業時,鄧曉峰表現出了“精準”的低吸能力。
曾在今年三季度末時,鄧曉峰旗下三只基金高毅曉峰2號致信、高毅曉峰鴻遠、高毅-曉峰1號睿遠均重倉持有紫金礦業,且在三季度均對紫金礦業進行了加倉(見表6)。截至三季度末,上述三只基金持倉紫金礦業的市值合計高達72億元,而值得一提的是,紫金礦業均為上述三只基金公開披露的第一大重倉股。
在紫金礦業10月21日臨時披露的股東持倉中,鄧曉峰三只基金持倉均未發生變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三季度鄧曉峰加倉時,正逢紫金礦業股價處于相對低位,四季度以來紫金礦業股價上漲超30%(見圖2),若未減倉,鄧曉峰上述三只基金持倉紫金礦業的市值已由72億元增至約94億元。
近期,在新能源領域,鄧曉峰又“瞄準”了不少“新目標”。在多家與新能源有關的上市公司調研名單中,鄧曉峰的名字都赫然在列。
如在近三個月中,鄧曉峰共現身4家公司的調研名單,其中,三家為新能源概念股,如晶盛機電、盛劍環境、東微半導。其中,對于晶盛機電,鄧曉峰更是分別在10月25日、12月6日進行了兩次調研(見表7)。
從調研內容看,有關新能源業務的布局成為機構的關注重點。如盛劍環境在調研中表示,在光伏領域,頭部廠商隆基、通威目前為公司重要客戶;在鋰電領域,已是寧德時代多個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合作供應商。
此前,鄧曉峰曾表示,將新能源作為重點的配置方向。“下半年,預期有明顯盈利增長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相關領域,例如光伏、風電和電動車。”他進一步指出,在投資上可以考慮采取啞鈴型的配置。其中一方面是順勢,在增長型的行業上繼續保持配置。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