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數據 > 正文

    劍指3萬億!工信部透露 能源電子重磅文件近期發布 機構高關注度概念股出爐-今日熱文

    工信部將加快發布能源電子產業發展指導意見。

    能源電子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有望近期發布


    (資料圖片)

    12月1日,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在安徽滁州舉行。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出席并致辭。楊旭東在致辭中表示,工信部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升級,加快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目前電子信息司以光伏為中心,加上電池、下游應用、智能控制,組建了能源電子產業生態,并把能源電子產業生態問題拿到各部委層面進行討論落實,已完成相關文件會簽,近期有望發布。

    這份指導意見不只考慮光伏,而是將光伏應用的技術進步和智能控制聯合起來,構成一個立體的生態。希望能夠發揮加強統籌規劃,推動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電池在終端應用,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的創新升級。

    目標年產值3萬億元

    今年8月25日,工信部曾公開征求對《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該文件提出,到2025年能源電子產業年產值達3萬億元。產業集群和生態體系不斷完善,5G/6G、先進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能源領域廣泛應用。能源電子產業成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力量。

    到2030年,能源電子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形成與國內外新能源需求相適應的產業規模,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能源電子企業。

    能源電子產業是電子信息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創新產生并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是生產能源、服務能源、應用能源的電子信息技術及產品的總稱,主要包括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電池、重點終端應用、關鍵信息技術及產品等領域。

    在“雙碳”時代,電力將成為最主要的能源消費品種,電能轉換(將電能轉換成所需能量,或者將其他能量轉換成電能)需求爆發。無論是供電端(新能源發電的高波動),還是用電端(各類電源管理、動力電池管理需求),都對能源電子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東海證券認為,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和新能源產業未來有望協同融合發展,提升全產業鏈發展水平,能源電子產業成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力量。

    華西證券表示,政策加碼下,新型電力系統數字化、智能化建設進程必將踏入加速通道,新業態將持續演進,相關投資有望邊際擴大,能源IT產業鏈公司將持續受益。

    能源電子獲機構高度關注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由于能源電子涉及較為寬泛,如果僅統計與能源電子相關的儲能、光伏逆變器、功率半導體等細分板塊的電子相關個股,共計超40只,包括千億市值公司陽光電源、國電南瑞,另外還有德業股份、中偉股份、時代電氣等500億以上市值的公司。

    上述公司由于處于熱門行業,機構關注度均較高,獲超10家機構評級的個股達到25只。陽光電源合計獲32家機構給予評級,關注度最高;斯達半導、時代電氣、振華科技、揚杰科技等評級機構均超20家。

    這25股中,多數機構一致預測業績高增長。例如,機構預測派能科技、昱能科技、鵬輝能源、祥鑫科技等今年凈利潤增幅超過200%。

    部分公司獲得北上資金增持。數據寶統計,11月以來,科士達、林洋能源、時代電氣、派能科技等獲增持超過200萬股,其中科士達獲增持數量達到1036萬股,位居首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