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數據 > 正文

    最新發聲!瑞信中國CEO胡知鷙:對中國這類企業蓬勃發展更具信心-環球觀速訊

    資本市場如何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外資投行的海外實踐具有相當參考意義。

    11月23日,瑞信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瑞信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知鷙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的整體融資動能明顯在向科技創新類企業傾斜。有充裕的資金流入,結合清晰的政策指向,有理由相信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融資規模將在未來5年維持雙位數的復合增長。


    (資料圖)

    胡知鷙表示,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高級形式,提升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比例、拓寬其融資渠道也是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目標。“我們看重這一關鍵市場蘊藏的巨大增長潛力和合作機遇,將繼續強化在華布局,深耕中國市場,推動瑞信本土化戰略的順利落地。”

    瑞信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瑞信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胡知鷙

    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助力“專精特新”成為科技巨人

    胡知鷙首先指出,創新型中小企業對“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統計顯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了我國8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支撐了4.4億城鎮就業人員和近2.9億農民工就業,在實現充分就業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截至2021年末,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30萬家,具備“專精特新”特質的中小企業數量超過5萬家,而擁有強大市場競爭力和專利優勢的專精特新企業,即那些被稱為“小巨人”的企業數量接近9000家。

    根據工信部的規劃,十四五期間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要突破10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突破10萬家,打造1萬家以上的“小巨人”企業,1000家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可以說,創新型中小企業是我國實現產業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引擎。

    胡知鷙表示,建立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培育和支持體系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迄今為止,工信部已經公布了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這類專業程度高、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大的中小企業已經在不少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已經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20多家企業中,超過八成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或先進制造業。

    “金融機構響應二十大號召、服務實體經濟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快捷、高效的各類金融服務,幫助它們打通各類金融限制,實現資金供給與企業研發投入的無縫連接,助力這類企業成長為科技巨人。”胡知鷙稱。

    此外,胡知鷙也提出,要讓高水平金融服務覆蓋更多正處于孕育期或幼年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創設更多安全可靠的金融工具,幫助這類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讓它們盡快達到專精特新的標準。

    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持作用

    提供“量身定制”金融服務

    具體到資本市場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的國際經驗,胡知鷙主要介紹了海外金融市場的四點實踐:

    首先是強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基礎。例如,和中國國土相鄰、文化相近的日本和韓國從上世紀中后期開始建立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迄今為止分別制定實施了38部和16部相關法律,這些法律從政府資助比例、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合作形式、金融機構的產品類型和風險管控等方面為中小企業金融支持政策的系統性和穩定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需要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支持作用,對有融資需求的中小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幫扶。胡知鷙介紹了日本政策金融公庫的案例,“這是日本政府獨資的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其官方年報,2021財年日本政策金融公庫的‘中小企業事業板塊’為多達62000個中小企業發放了平均年限為10.5年的貸款,其中80%的貸款項目年限超過5年。”

    胡知鷙表示,相比在我國更為普遍的短期貸款,此類長期貸款為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穩定的支持,也為其通過長期鉆研、實現創新突破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第三,多元化、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務也是促進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工具。例如,韓國將78000余個本土創新型中小企業分為技術創新型、經營創新型和風險型三類,從稅收、融資、研發、人力資源、銷售出口等方面制定了差異化的詳細支持措施。

    德國聯邦政府和復興信貸銀行則在今年專為初創企業設立“未來基金”,計劃到2030年為其提供12億歐元的融資,其中快速成長和以技術為導向的初創公司能獲得100萬至1.25億歐元的資金。胡知鷙稱,這種因“企”制宜的精細化方案也是目前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和各大銀行正在努力的方向。

    第四,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高級形式,提升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比例、拓寬其融資渠道也是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目標。這方面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是美國小企業投資公司(SBIC),這類公司受美國小企業管理局(SBA)監管,通過債權擔保融資和股權擔保融資兩種模式引導私人股權資本和長期債權資本投向創新型小企業。蘋果(Apple)、惠普(HP)、Intel、聯邦快遞等一大批著名的創新型跨國企業在創始初期都曾在SBIC的引導下取得直接融資。

    具體到瑞信的過往實踐,胡知鷙表示,中小企業是瑞士經濟發展的支柱,瑞士聯邦統計署數據顯示,瑞士99.7%的企業都屬于中小企業。瑞士信貸與瑞銀集團(UBS)共同創立瑞士創業基金(Swiss Entrepreneurs Fund),為客戶提供直接投資或通過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瑞士中小企業的機會,致力于共同促進瑞士創新型企業的成長。

    此外,胡知鷙還提出,完善的、可共享的征信管理和評估體系有助于在給予企業信貸優惠的同時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健性、控制潛在風險。例如,英國英格蘭銀行提出開放數據平臺計劃,利用全球通用的編碼對小微企業進行身份認證與核查,并采用統一標準匯總企業數據資源。日本帝國數據銀行通過一手調研,建成亞洲最大的商業企業信息數據庫COSMOS,共收錄了約4000家上市公司和230萬家非上市企業的數據。

    “這類信息匯總平臺和企業信用評估機制致力于使企業征信狀況對借款方更加透明,充分發揮數據化工具的效用,降低金融體系中的摩擦成本。”胡知鷙稱。

    融資動能向科技創新類企業傾斜

    未來5年有望維持雙位數復合增長

    胡知鷙表示,強化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已成為我國至關重要的政策議題,2020年以來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確將“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作為總目標,強調應促進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提高間接融資供給質量、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加強融資配套體系建設。

    去年11月,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市,這是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核心一環。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已達121家,這些企業覆蓋工業材料、醫藥健康、綠色“雙碳”、消費等多元細分創新領域。

    胡知鷙指出,北交所上市公司的重要特點就是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企業研發支出合計32億元,同比增長33%,研發強度達4.37%,約為規模以上企業的3倍??梢哉f,北交所作為便利高效的融資平臺,為這些企業實現持續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如果我們把目光從北交所投向更具規模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就能看到中國資本市場的整體融資動能很明顯在向科技創新類企業傾斜。”胡知鷙稱。

    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A股市場新增上市公司300家,IPO募集資金超4800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注冊制下,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增246家,募資合計3600余億元,占據整體A股市場募資規模的七成以上。

    胡知鷙認為,隨著房地產在中國家庭投資中的重要性逐漸弱化,更多的家庭儲蓄將轉向資本市場尋求財產性收入。有充裕的資金流入,結合清晰的政策指向,有理由相信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融資規模將在未來5年維持雙位數的復合增長。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金融企業之一,瑞信在過去10余年積極協助眾多的中國企業通過不同產品形式登陸資本市場,從金融角度助力中國企業發展。胡知鷙稱,長期立足中國市場、持續深耕在華業務是瑞信亞太乃至全球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瑞信對不斷成長和開放的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抱有堅定信心,看重中國這一關鍵市場蘊藏的巨大增長潛力和合作機遇,將繼續強化在華布局,深耕中國市場,推動瑞信本土化戰略的順利落地。

    展望未來,胡知鷙表示,瑞信對中國科創型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更具信心,并將之視為拓展中國市場的重要目標和機遇。“我們會緊跟政策指引,充分利用專業優勢和在海外成熟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豐富經驗,結合中國實際,為加速中國經濟創新型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蓬勃發展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