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
【資料圖】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A股市場的“小作文”有點多,比如本周四關于半導體的“小作文”,就說是頭部企業暫停采購國內設備,一下子把半導體股票整趴下了,好在當日晚間這家頭部企業發布公告,全年資本開支大幅上調,立馬擊碎謠言。仔細分析一下近期A股“小作文”頻頻的背后,對于投資者來說,也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情,某種程度上,“小作文”既是一種現象,也是一種博弈。有的時候,也可以說是一種生態。在強監管的政策導向下,興風作浪的“小作文”將越來越沒效果。
“小作文”為何時有發生?
所謂“小作文”,說白了就是各種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比如關于半導體頭部企業暫停采購國內設備這篇“小作文”,一會說是和某券商研究所有關,一會又說是和這家券商研究所沒啥關系,始作俑者也沒向上市公司求證,在自媒體超級發達的當下,半導體板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短時間內快速發酵,有些寧可信其有的資金,就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做空動能,帶趴半導體行業股票。
當然,也有利多的“小作文”,比如關于旅游、酒店和消費這些板塊的利多“小作文”,實際上是有些資金被套在這些板塊里面,或者期待這些板塊的股票上漲,于是有造謠者就放出“自我期待”的消息,然后相關板塊一下子又飛漲起來。
所有“小作文”的背后,都代表著相關資金方的一種“意愿”或“期待”,這種情緒,有的是符合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的,有些則完全是道聽途說的。要是放在傳統媒體時代,尤其是沒有微信的時代,這些“小作文”的傳播速度沒有這么快,很難在市場上短時間內形成一致性意見,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也就沒這么大。但在微信時代,各種道聽途說的“小作文”一經“萬能”的朋友圈傳播,就可以很快地發揮病毒式傳播的發酵效果,傳遍大江南北,使得市場在短時間內形成“合力”,實際上也是一種情緒共振,這就會帶來短期市場的波動。
實際上,這種股票市場的生態,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沒有任何關系,更多只是一種情緒或預期,但它偏偏就對短期市場產生了很大影響。甚至一部分短線資金充分利用這種“小作文”帶來的傳播效果,在相關概念股上殺進殺出,這對于A股市場的持續穩定發展,是沒什么好處的,也不利于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的投資風氣。
在全球經濟下滑的背景之下,A股市場目前的博弈主要是存量資金在倒騰,增量資金很少,這就帶來股票市場結構性的機會為主,而且題材概念板塊反復表演。“小作文”的出現,再次加劇了題材概念股的上躥下跳,比如關于旅游和酒店板塊,投資者覺得這些板塊跌到很便宜的份上了,但上市公司的業績就是沒法釋放出來,而且很大一部分板塊內的上市公司業績還是虧損的,怎么辦呢?這些板塊的“小作文”就頻頻出來,擾亂市場的節奏,在情緒的刺激下,旅游和酒店、航空股就會反復表現。“小作文”的始作俑者是否利用了市場的情緒非法獲利,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的,對于這種“小作文”的制造者和傳播者,應該加大處罰力度,讓傳言和謠言止于理性,讓市場回歸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投資者該如何看待“小作文”?
不可否認,“小作文”不時出來,加劇了A股市場的波動和短線炒作的風氣,擾亂了視聽,毫無疑問應該堅決打擊,任何一個市場,對于不實消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都應該嚴厲打擊。投資者的盈利來源,理當是上市公司利潤的持續穩定增長,與優秀的企業為伴,絕不應該是利用“小作文”帶來的短期情緒而獲利。
“小作文”很多時候其實是違背常識的,比如頭部半導體企業暫停采購國內設備這條信息,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因為在半導體領域,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是政策鼓勵和刺激的方向,盡管國內半導體的核心技術和國際一流水平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最近幾年,經過政策的扶持和資本市場的支持,尤其是一批頭部企業的努力,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已經取得了飛速發展。比如消費電子領域的很多半導體零部件,國內企業已經掌握了很多核心和關鍵技術,在第三代半導體和EDA、光刻膠等核心領域,中國企業也在奮力追趕。頭部企業不大可能暫停采購國內設備,這與國產替代和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政策導向明顯是不大相符的。所以,很多時候,鑒別“小作文”的真假,只需要根據常識來判斷即可。
另外,有些“小作文”則要辯證看待。比如前幾天一家消費電子的龍頭企業,傳言說是聲學產品被蘋果“砍單”,股價連續跌停,一些投資者趁此機會來一把“逆向投資”,須不知這種所謂的“逆向投資”很容易抄底在半山腰,因為消費電子類股票已經沉寂了許久,消費電子的技術迭代正在放緩,而且庫存壓力也很大,在經濟增速下滑時期,消費電子類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并不理想。所以,這種“小作文”不妨先寧可信其有,因為整個產業趨勢是向下的,如果你不相信,想趁機來把逆向投資,結果只能是自己給自己挖坑。
“小作文”的背后,如果與常識相悖,與產業發展趨勢相悖,這個時候帶來的股價大幅殺跌,往往是錯殺,那就是逆向投資的絕佳時機。反之,如果產業趨勢是向下的,“小作文”帶來的股價殺跌,就不是錯殺,那就根本不是逆向投資的機會。
A股市場“小作文”頻頻,但本質上只是傳言和謠言,帶來的只是A股市場短期的情緒波動和股價波動,根本不可能影響大局和趨勢。對于投資者來說,不妨對“小作文”多一份質疑,甚至避而遠之,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研究產業發展趨勢和具體上市公司基本面上,讓投資少一份擾動,多一份冷靜和理性。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