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A股公司研發投入逐年升高、“硬科技”板塊持續成長、一批科技企業躋身千億市值軍團、國企與民企齊頭并進。
A股公司研發投入逐年升高
【資料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多個領域實現重大突破,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科技興國戰略下,上市公司越發重視科技創新,A股市場整體研發投入逐年升高。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2021年度A股4600多家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合計超1.3萬億元,平均每家公司研發支出金額達2.86億元。從研發力度上來看,去年A股整體研發占總營收比例首次超過2%,相比2012年提升1個百分點以上。
在研發投入快速增長的背景下,知識產權的產出也同步大幅增長。截至去年底,A股上市公司專利總數合計逾129萬件,相比2012年底大幅增長3倍多。從均值來看,去年底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專利數超300件,2012年底平均僅為83件。
央企國企是研發支出總額榜常客,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石油等多家央企去年研發支出超過200億元。上市民企在研發投入力度方面大,去年A股研發力度20強中有七成為民企。上市民企研發投入力度逐年增強,去年研發投入超過4600億元,投入力度達到3.49%,創出十年來新高,相比十年前大幅提升近1.4個百分點。民企對整個A股的研發強度貢獻越來越大,去年研發支出合計占整個A股比例為35%,創出十年來新高,相比十年前大幅提升超11個百分點。
“硬科技”風頭正勁
隨著科創板設立及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越來越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步入資本市場。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民營企業正是這個偉大時代的見證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數據寶統計,創業板及科創板中,有八成公司為民營企業。民企在科技行業的占比顯著高于A股整體,“硬科技”公司中(包括申萬一級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國防軍工以及申萬二級自動化設備等行業),超過七成為民企。
整體來看,“硬科技”板塊在A股市場持續成長,十年來新增逾千家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從十年前的13%左右提升至近32%。以新能源為首的電力設備行業總市值超過銀行業,歷史性登頂申萬一級行業市值榜首,彰顯新能源大國地位。
“硬科技”風頭正勁。截至2022年9月末,申萬一級行業市值榜前五分別是電力設備、銀行、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電子,這五大行業市值合計占A股總市值比為40%左右,其中有三個“硬科技”行業位列其中。對比十年前(2012年),市值前五分別是銀行、石油石化、非銀金融、醫藥生物、房地產,這些多數為傳統行業。
創新驅動成長,以電力設備為首的“硬科技”板塊市值快速增長。電力設備行業今年9月底的市值相比2012年底增超12倍,是增幅最高的行業。電子行業市值增逾10倍,計算機市值增超5倍,國防軍工、醫藥生物市值增超4倍。“硬科技”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機器人產業,過去十年市值增長超10倍。
不僅是市值的壯大,“硬科技”板塊營收、凈利也快速增長。“硬科技”板塊去年底凈利達到6310億元,相比2012年增長超470%。電力設備、自動化設備兩大板塊過去兩年凈利增速均超40%,醫藥生物凈利增速超29%。
在機構看來,“硬科技”未來成長性依然值得期待。機構一致預測電力設備行業凈利今后兩年復合增長率接近56%,高居申萬一級行業第二位。國防軍工行業預測凈利復合增長率超過40%,計算機、醫藥生物兩大行業超過20%,自動化設備行業接近36%。
一批科技企業躋身千億市值軍團
百舸爭流,勇爭第一。過去十年資本市場涌現出一批批影響力大、創新力強、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千億市值科技龍頭。
數據寶統計,截至9月底,寧德時代、比亞迪、隆基綠能、邁瑞醫療等民營科技企業新晉A股市值20強,這些公司多為行業的全球領導者。對比明顯的是,2012年底市值20強絕大多數集中在以金融股為代表的國有企業。
千億市值軍團“新興”向榮,不僅是民企成長,躋身千億市值行列,還是新興領域科技龍頭崛起。數據寶統計,截至9月底,千億市值公司中,有30家屬于科技行業,占比近26%,包括新能源產業的寧德時代、隆基綠能,醫藥生物板塊的邁瑞醫療、藥明康德,電子信息產業的海康威視、立訊精密等。
資本市場每一次重大進步都與頂層設計密切相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A股市場整體“含科量”持續提升的源動力。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則提出了“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吹響了新能源快速發展的號角。
科技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過去十多年來,“硬科技”板塊累計IPO募資額超過萬億元,再融資額超過2.5萬億元。從募資占比看,“硬科技”越來越受青睞,今年以來IPO募資額占比達到55%;再融資額占比超過35%,創出十年來新高。
國企與民企齊頭并進
面對今年上半年國內外市場的波動,上市國企公司經營規模穩定增長。
數據寶統計,今年上半年,1330家上市國企實現營收逾23萬億元,同比增長8.85%;實現凈利2.1萬億元,同比增長4.89%。近十年來,上市國企營收凈利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歷年增速均值在7%左右。
站在整個A股市場來看,國企充分發揮了“壓艙石”作用。按今年半年報數據,上市國企貢獻了A股67%的營收、70%多的凈利。股東回報方面,上市國企2021年派現金額超過1.25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占A股派現總額超69%。過去4年,上市國企派現額平均占A股比超過68%。
伴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民營經濟呈現出快速增長勢頭。截至6月底,A股上市民企達到2933家,占整個市場總數近61%,也是歷史統計以來首次突破60%的大關,相比2012年6月底占比提升超過15個百分點。
在營收方面,今年上半年上市民企營收超過7.2萬億元,占比達到20.79%,創出十年來新高。凈利方面,上市民企上半年凈利占比達到16.33%;市值方面,上市民企6月底A股總市值占比達到39.39%,同樣創出十年來新高。
上市民企在就業方面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截至去年底,上市民企貢獻整個A股市場33.89%的員工,貢獻度創出十年新高,相比2012年底提升近15個百分點。薪酬方面,去年上市民企支付給職工的薪酬占整個A股市場比達到23.65%,創出十年新高,相比2012年底提升近13個百分點。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