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財聯社9月28日訊(編輯 劉海)9月以來,國內債市已連續多日調整,截至9月27日,10年國債收益率已由月初的2.6176%上行至2.7066%,今日進一步上行。尤其是月末以來,人民幣匯率承壓,疊加央行為了穩定季末流動性,重新大幅投放逆回購,一些觀點認為政策上想象空間不足,降準期待落空,導致債市繼續調整。
事實上,央行既有價格工具、數量工具,也有結構性工具。如再貸款、再貼現,利潤上繳,創新性工具TMLF等。天風證券在報告中指出,匯率壓力沒有限制央行寬松操作與維持資金利率寬松的能力,但外部均衡壓力在上升,央行要較前期更多關注外部均衡問題。
中信證券也指出,降準雖然存在可能,但未必一定會在10月落地。11月MLF到期量10000億元遠高于10月到期量5000億元;此外,降準釋放低成本資金有利于銀行調降LPR,如果9月信貸恢復情況尚可,央行或不急于通過降準刺激LPR報價下調。
天風證券進一步指出,人民幣貶值的宏觀起點,是國內經濟壓力或者預期較弱,并指出觀察人民幣匯率內生貶值壓力的指標:M2同比增速與外儲同比增速的增速差。天風證券解釋稱,平衡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央行需要對應控制M2增速,因為降準對于廣義貨幣增速的影響更大,所以政策端可能會考慮對應節奏和幅度。
匯率貶值并不構成左右債市的主要矛盾。市場對于寬信用的節奏和效果仍表現較為謹慎,在基本面預期尚不明朗的背景下,中信證券表示,債市走勢還將主要取決于資金面的情況。
結合廣發證券與中信證券此前的報告,10月流動性的影響或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府債供給。考慮到5000多億元地方債結存限額,要在10月底之前發行完畢,以及國債發行計劃,10月份政府債供給可能高于9月。
二、財政支出。中信證券預計,10月政府存款可能增加5000億元,向市場回籠一定規模的流動性,但較往年相比,對流動性環境不會構成太大的威脅。
三、MLF到期量。今年10月、11月以及12月MLF到期量分別為5000億元、10000億元以及5000億元。廣發證券指出,市場對降準置換MLF有一定程度的預期,如央行延續縮量、同時不降準,MLF續作之后,市場的流動性預期或出現邊際收斂。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