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數據 > 正文

    全球看點:股份回購活躍!70家科創板公司出手 這些明星公司在列

    科創板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正當“活躍”。

    數據顯示,進入2022年三季度,截至本周日(9月25日),共計12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拋出股份回購預案,其中艾為電子、熱景生物、金博股份三家公司擬回購金額下限均在億元以上,奧泰生物、致遠互聯擬回購金額上限亦分別高至1.155億元、1億元。


    (資料圖片)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約有7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宣布將實施股份回購,遠超2021年全年數據。

    其中,在今年一季度,包括康希諾、奇安信、光峰科技在內18家企業;二季度則有40家企業。而出手回購的公司不乏寒武紀、石 頭科技、容百科技等知星企業。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科創板,除越來越多的企業實施股份回購外,就單個公司分析,其使用回購工具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金博股份、容百科技、光云科技、南亞新材、圣湘生物、福昕軟件、卓易信息、普元信息、福光股份、天準科技等1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已前后發布過2次股份回購計劃。

    天準科技是首嘗股份回購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在2020年8月宣布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后,時隔不到半年,緊接著于2021年1月再度發布一份股份回購方案。實施結果公告顯示,天準科技兩次回購共耗資2.34億元。

    金博股份今年內已計劃兩次回購股份,其中在今年5月完成的回購中,共花費9997.82萬元自有資金,據今年9月16日發布的最新公告,該公司第二份股份回購計劃的回購資金總額計劃將不低于1億元、不超過2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長期價值的合理判斷,建立、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是科創板上市公司在公告中所述實施股份回購的目的。

    芯海科技在今年4月的公告中稱,實施回購的原因是“近期公司股票價格出現較大跌幅”;寶蘭德亦在公告中提到要回購以“穩定公司股票價格”。

    回購股份舉措究竟能否如愿?

    《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公司及市場人士了解到,股份回購并不能對股價起到決定性作用,決定一只股票漲跌的因素中,除了受股票本身供求關系影響外,還與公司基本面和市場整體情況有關。

    據星礦數據統計,今年三季度拋出回購計劃的12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5家在回購公告發布后的首個交易日仍然出現股價下跌。其中力源科技首日(8月22日)跌幅4.03%,氣派科技首日(8月8日)跌幅3.45%。

    整體來看,據《科創板日報》記者統計,上述12家公司中,自回購公告發布日至本周五(9月23日),有9家公司股價仍然出現下滑。

    極米科技在上述時段內下跌20.03%,并在最新一個交易日創下股價歷史新低,艾為電子、氣派科技累計股價下滑幅度同樣超過20%;而致遠互聯或成為本季度實施股份回購的最大“亮點”,自公布預案至今股價累計漲幅已達到43.92%。

    《科創板日報》記者翻閱極米科技、艾為電子、氣派科技三家公司2022年半年報后注意到,三家公司共同特點之一是經營性現金流量均出現減少。用于股份回購的資金來源方面,極米科技、艾為電子使用的是超募資金,而氣派科技為自有資金。

    其中,極米科技在今年3月底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轉負,由2021年底的5.36億元變動為-1.36億元,今年6月30日數據為-1.10億元;氣派科技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則由2021年底的2.21億元,下降至6月30日的1475萬元。

    另外從碳基復合材料領域龍頭金博股份來看,三季度包括股份回購以及高增長業績、比亞迪開發定點通知等利好消息,并沒有顯著改變其股價自8月初以來的總體下滑趨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股份回購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