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財聯社9月13日訊(記者 肖良華)隨著“國補”的退坡,中天科技(600522.SH)著力“省補”市場,密集中標多個海纜項目,為業績提供了支撐。“今年公司海纜市占率較為穩定,并通過持續研發,合理的布局,不斷提升競爭優勢。”在今天舉行的2022年上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中天科技業務較為龐雜。今年上半年,公司聚焦主營業務,剝離毛利率較低的大宗商品貿易業務,業務重心逐步轉向技術附加值和毛利率更高的高端制造業。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0.42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24億元,同比增長628.62%。
對于投資者關注的公司海纜布局,公司董事、總經理陸偉表示,公司在南通海纜制造基地基礎上,增加產業布局,在廣東汕尾建立南海海纜制造基地,輻射粵、閩、桂東南亞地區市場,在鹽城大豐籌建江蘇大豐海纜制造基地,輻射蘇北至渤海灣;在東營開拓山東海風市場。
2022年是我國海上風電平價元年,隨著“國補”的退坡,出臺“省補”的廣東、山東兩省上半年開工項目占全國開工項目的70%以上。上半年公司在廣東、山東兩地中標多個項目,其中山東能源渤中A項目是山東省首個平價海上風電項目。“截至去年年底公司海纜在手訂單70多億元,最新數據尚未統計,總體來看,公司海纜訂單充足。”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7月18日,公司發布公告,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纜和中天海洋工程中標多個海上風電和海上油氣項目,合計中標金額約22.79億元。9月9日,國華投資海上風電項目220kV海纜設備及敷設施工采購公開招標,中天科技海纜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一中標候選人,投標報價為2.91億元。
陸偉進一步表示,公司子公司南海海纜有限公司設計生產了廣東省首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5kV濕式非纖導海底電纜,使用環保型新型材料,使海底光電纜的整體重量下降30%,降低了成本,使該項目實現“平價上網”。
公司董秘楊棟云表示,今年公司發力國際高端市場。“今年公司位于海外光纖光纜產能完成擴充釋放,加快了鋰電池、寬帶產品、有源設備等在境外的布局,實現市場突破。”
此外,公司還涉足風光儲業務。楊棟云在業績會上介紹,為滿足市場對于鋰電產品需求的大幅提升,公司加快推進鋰電產能建設,在原有鋰電產線的基礎上,投資擴建用于生產基于電力儲能系統用的高功率、大容量、高安全、長壽命方形鋰離子電池產線,并批量投產。
(編輯:曹婧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