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9月7日訊(記者 劉陽)打造有韌性的供應鏈,本田電動化再進一步。9月7日,本田中國宣布,公司與在華合作伙伴東風集團、廣州集團于8月31日簽署協議,三方按50:25:25股比聯合成立眾銳(北京)貿易服務有限公司,并由新公司統一從寧德時代處集中采購動力電池。同時,本田中國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以構建長期穩定的動力電池供求體制。
“眾銳只負責中國市場的采購,本田在美國市場將與LG合作。”有本田中國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新公司將于今年9月內完成注冊,屆時將由新公司行使統一集中采購的職能。
在宣布“集采”的同時,本田中國亦表示,將基于寧德時代在建的宜春工廠,與寧德時代在集約生產及電池回收等領域實現更高效的物流體制展開協商。
(相關資料圖)
“選擇寧德時代宜春工廠,是因為其位于南北本田(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之間,區位優勢明顯,物流便利。”前述本田中國內部人士稱,本田與寧德時代間的合作并未采取業內常見的“包線”模式,而是通過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的形式優先保證對本田的電池供應。
資料顯示,宜春時代電池工廠位于宜春經開區,項目一期投資135億元,年產50GWh鋰離子動力電池;2024年底產能將達70GWh以上,年產值超過500億元,是寧德時代全球戰略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并非本田與寧德時代的初次合作。2019年2月,雙方在東京簽訂協議,在2027年前,寧德時代將向本田保供電量約56GWh的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除中國市場外,本次雙方合作車型也將向全球范圍內的其它市場推出;去年7月,本田與寧德時代就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簽署全方位戰略合作協議,覆蓋動力電池的共同開發、穩定供給、回收利用等領域。同年7月,本田中國斥資37億元認購寧德時代非公開發行股票,持股比例1%。
2021年4月,本田全球CEO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在履新發布會上,拋出了“全面電氣化”的愿景。根據計劃,到2030年本田將電池電動車和燃料電池電動車在所有主要市場總銷量中的比例提高到40%,到2035年達到80%,到2040年達到100%。時隔僅一年,本田在今年4月再次發布了“增強版”的電動化轉型戰略,即,到2030年在全球推出30款電動汽車、每年生產超過200萬輛電動汽車。
按照上述目標,至2030年本田在華電動車銷量將達到80萬輛(南北本田各40萬輛)。基于此,本田計劃在廣州和武漢各建立一家專門的電動汽車生產廠;到2027 年,將在中國市場共推出10款新的純電車型。
“2024年,廣本、東本新純電工廠產能均將達到12萬輛。”前述本田中國內部人士透露,根據目前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現狀,大概率將上調2030年80萬輛純電動汽車銷量這一目標。
雖然并未透露調整后的目標,及至2030年從宜春時代采購電池的具體數量等信息,但若以調整后100萬輛目標、單車帶電60度計算,則屆時從寧德時代采購的電池至少約60GWh以上;倘若銷量目標更高,則電池采購量或至百萬GWh級別。
為確保電動汽車電池所需材料的穩定供應,本田汽車在宣布對寧德時代“集采”的前一日表示,已與貿易公司韓華(Hanwa)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確保電動汽車電池所需鎳、鈷和鋰等基本金屬材料的穩定供應。
“如果不能在推進電動化的中國贏得競爭,就將被全世界淘汰。”本田中國本部長井上勝史曾表示,本田需要改變全部領域,“今后五年將決出勝負”。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