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數據 > 正文

    天天新資訊:投建10萬噸鋰電材料項目!動力負極新星牽手比亞迪,未來躋身第一梯隊?

    財聯社9月3日訊(編輯 笠晨)總市值近200億元的鋰電負極概念股中科電氣擬進軍鋰離子負極材料項目。

    公司盤后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中科星城科技與重慶弗迪設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其中,中科星城科技或其控股子公司認繳6.5億,重慶弗迪或其控股子公司認繳3.5億,該合資公司將建設10萬噸鋰離子負極材料項目,并優先向重慶弗迪及其關聯方供應。


    (資料圖片)

    中科電氣披露,此次合作有利于公司在鋰電池領域加深與下游廠商的合作,可為中科電氣鋰電負極業務拓展提供資金支持,加速產能擴張,保障公司產能利用率,有助于中科電氣適應新能源鋰離子電池行業市場競爭和快速發展

    據悉,重慶弗迪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早前,中科電氣子公司星城石墨2002年就成為了比亞迪的合格供應商,多年間和比亞迪形成了穩定的供應關系。

    華福證券鄧偉在7月22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負極需求快速增長,分析測算,預計2022-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037/1434/1884萬輛,對應動力鋰電池需求量(產量口徑)677/975/1330 GWh,全球鋰電池需求約為922/1288/1728 GWh,對應負極需求約為 111/155/207萬噸,2021-2024年CAGR為44%

    分析師表示,中科電氣為優先搶占市場份額,2021年率先投產負極前/后工序,2021Q4負極有效產能已經接近2.3萬噸。中科電氣引入寧德時代參股投資貴安新區10萬噸負極一體化項目,引入億緯鋰能參股建設云南10萬噸一體化項目,當前已披露負極產能規劃約44.2(權益36.7)萬噸/年

    從國內負極材料市場看,傳統的一線梯隊主要為貝特瑞、璞泰來和杉杉股份。二線梯隊主要有凱金能源、中科電氣、尚太科技和翔豐華。鄧偉表示,中科電氣負極產能快速釋放,同時通過自建、合資、商務合作等方式鎖定盡可能與負極產能匹配的石墨化供應,份額提升,與前列廠商差距縮小

    信達證券張鵬在8月8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中科電氣為動力負極新星,不斷進行擴產,隨著貴州和曲靖等項目的逐步投產,公司的負極產能將在2022-2023年迎來高增。新增投資建設項目完成后,有望躋身第一梯隊

    華福證券表示,中科電氣對外投資聚焦主業,綁定產業鏈上下游。中科電氣現已建成長沙星城石墨、貴州格瑞特、四川集能三大產能基地。2021年新引入深創投制造業轉型升級新材料基金投資9億增資中科星城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控股云南(與億緯鋰能合資)、貴安新區(與寧德時代合資)兩大新增基地),深創投持股75%,公司將在2年內以發行股份+支付現金方式回購上述股權。

    在焦類原材料領域,中科電氣擬參股安徽海達新材料建設10萬噸負極粉體原材料、已參股成都益大新材料,強化一體化縱深布局

    鄧偉表示,預計2022年中科電氣負極營業收入為45.5億元,同比增長至141%,采購意向預估20.7萬噸,銷量12萬噸。

    太平洋證券劉強在8月31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客戶方面,中科電氣與國內主要動力電池企業均保持長期合作關系,如比亞迪、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億緯鋰能等(按出貨量排序),且與寧德、億緯合資建廠,加深大客戶綁定,出貨確定性強;同時,中科電氣積極布局海外業務,已批量供貨韓國SK On,三星、LG和松下正在拓展進程中,看好公司未來海外市場發展前景。

    分析師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98.71%,2023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69.86%,2024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驟降至僅為32.6%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負極市場整體供應還是偏緊張,產能釋放也需要一個時間過程。而且,雖然負極材料產能擴張力度很大,但整體的產能利用率有待提高,結構性過剩顯現

    近年來,動力電池產業鏈變化不斷,隔膜、正極材料等行業新興材料不斷涌現,負極材料也面臨新技術的替代的可能。硅碳負極因為更能滿足高能量密度的需求,成為當下最具潛力的新材料。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第一梯隊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