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數據 > 正文

    全球資訊:內部FOF或成公募流行趨勢,頂流基金公司包裝產品欲走“捷徑”

    紅周刊 | 曹井雪

    頂流基金公司內部FOF產品關注度提升,它們的走紅等于二度宣傳公司自家的明星主動權益產品。


    (相關資料圖)

    近期18只FOF新品正在發行,頂流基金公司易方達、南方旗下均有新品推出。其中易方達主推的是投資公司內部產品的內部FOF,具備減少重復收費等優勢。

    但是,《紅周刊》發現,目前市場上最大的內部FOF規模不過幾十億,與頂流基金公司動輒百億以上的大規模產品對比,其提供的規模增加作用十分有限。

    對此,愛方財富基金分析師王琦浩對《紅周刊》表示:“內部FOF提供了對該管理人旗下基金在‘內部人’評價體系中的地位排名。”這對于投資者具有參考意義。此外,外部FOF的選擇與大部分基民也并不同,走紅吃香的并非爆款產品,它們更注重按照3年維度考察絕對回報、收益排名和風險調整后收益等指標。

    FOF青睞產品與基民選擇大相徑庭

    3年風險調整后收益等是主要關注指標

    FOF的持倉是基金經理對于宏觀判斷以及產品特性研究的專業體現。從此前二季報披露的數據來看,FOF青睞的產品與普通投資者選擇的產品具有較大的差異。

    從大類基金上看,根據Wind資訊統計,在FOF基金二季度持基名單中,交銀裕隆純債被37只基金重倉,位居首位;華寶中證銀行ETF和海富通中證短融ETF則分別被27只和26只基金重倉,位居二、三位。若按照持倉市值來看,交銀純債憑借34.69億份的被持倉份額領先。

    從主動權益類基金來看,FOF基金青睞的前三甲為海富通改革驅動、富國價值優勢和中庚價值領航,它們分別被24只、20只和16只基金重倉持有,它們二季度末的規模分別為141.53億元、90.04億元和154.75億元。而最受大眾青睞的主動權益類基金還是葛蘭、張坤和劉彥春的產品,它們分別是中歐醫療健康、易方達藍籌精選和景順長城新興成長,6月30日時的規模分別為710.81億元、627.79億元和452.14億元。

    對此,王琦浩分析原因:“大眾青睞的產品更早前的業績出色,但是從當下的時點來看,按照3年維度考察絕對回報、收益排名和風險調整后收益,它們均不如FOF持倉最多的產品。所以作為專業基金挑選的投資者,FOF基金經理對基金的跟蹤也會更為緊密,因此會比普通投資者更加積極地調倉換基。”

    在格上財富旗下金樟投資研究員蔣睿看來,這也與基金的投資風格有關:“FOF一般會通過對宏觀的判斷,自上而下進行資產配置。通過觀察這幾只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不難發現,規模較大的中歐醫療健康、易方達藍籌精選和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持倉大多集中在銀行、醫藥、白酒等板塊,而富國價值優勢、中庚價值領航、海富通改革驅動持倉中光伏、新能源等板塊頻繁出現,與當下景氣度投資較為契合。此外,FOF也會根據自身投資風格挑選基金,投資風格不同選出的底層基金也不盡相同。”

    對于宏觀經濟、業績排名以及風格類型追蹤更緊密的FOF,調倉也相對頻繁。統計FOF成立以來的業績,華夏養老2045三年以73.94%的收益率排名榜首,觀察二季度該基金的持倉情況,《紅周刊》發現前十大重倉基金中,除了華夏純債A和華夏短債A是一季度老面孔外,其他均是二季度新進標的;而它今年一季度重倉的十只基金則與去年末完全相同。

    對于調倉思路,基金經理許利明在季報中闡述:“初期維持權益品種低倉位配置策略。4月下旬開始,我們觀察到市場情緒出現過度悲觀跡象,并且經濟基本面出現好轉苗頭,股票市場估值處于長期低位,因此逐步增加了權益品種的倉位。”

    FOF頻繁調倉換基有行差踏錯風險

    部分老牌公司旗下產品“墊底”

    但是頻繁的調倉換基也必定存在行差踏錯的風險,尤其是在今年一季度傳統能源股強勢,二季度以來新能源反彈的波動行情下,也鮮少有FOF產品能夠通過擇基來準確把握行情。截至8月18日收盤,除去今年新成立的產品外,在236只現有的FOF基金中,實現正收益的產品僅有24只。

    其中,大成養老2040三年、匯添富積極投資核心優勢三個月持有和上投摩根尚睿分別以-15.42%、-14.5879%和-14.5866%的收益率排在倒數后三位。以最后一只基金為例,其二季度替換掉了6只重倉基金,而被新納入重倉之列的產品就有今年逆勢表現較好的中庚價值領航,但是截至8月18日收盤,二季度以來該基金僅實現了1.79%的收益率,階段性整體表現較為一般。

    對此,蔣睿指出:“通常FOF以長期投資為主,但可能跟蹤的更為緊密,如若基金基本面出錯或是投資經理判斷出錯,會比較果斷地賣出,所以可能會出現一些短期持有的現象。對于FOF而言,獲得好業績的關鍵是宏觀判斷能力和嚴格控制回撤,其實這兩方面對基金經理要求是很高的,其次可能才是基金的研究能力。”

    不過,《紅周刊》發現,在所有基金中,年內凈值排名墊底的基金凈值增長率已經低至-47.45%,此外還有多達527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凈值回撤幅度超過20%,FOF的抗風險能力相對更強。“由于業績比較基準各異,FOF同類排名幾乎不可能,不追求極致的收益率,更強調持有體驗。所以取得好業績很重要,但更重要是了解客戶需求。”王琦浩指出。

    他具體闡釋:“FOF基金在資產配置方面,會有戰略資產配置和戰術資產配置,關注風險平價、股債收益比等指標。而在選基方面,如果是極端化配置的基金,要求更低相關性的具體基金標的;如果不是選的極端性配置、工具型的基金,要求基金經理配置均衡、能力全面。”

    內部FOF“輸血”、完善產品線功能有限

    按照年內業績來看,排名最靠前的產品是張浩然管理的易方達優勢領航六個月持有,截至8月18日收盤,該基金也實現了7.94%的收益率,從這只基金二季度末的重倉來看,其持有的都是易方達供給側改革、易方達瑞恒等公司內部的產品。

    王琦浩分析:“內部FOF比較適合大公司,基金經理選擇自由度更大些,FOF基金經理對公司內部基金經理除了業績和歸因,還能有更人格化的了解。外部FOF屬于小公司的無奈之舉,公司內部經理不夠格,或者公司投資風格單一。當然外部FOF也不死板,如果能提前發現公司內部基金經理表現不錯,必然會配置。”

    根據《紅周刊》的了解,從FOF發展時間更長的美國的情況來看,目前產品線較完整的頭部公司主要以布局內部FOF為主,例如先鋒、富達和美國基金等。此外對于內部FOF而言,在某種程度上也具備為持有基金規模“輸血”的功能。

    王琦浩看法不同:“大基金公司內部FOF基本無法對公司產品大量輸血。投資者看好某只基金的話,相比FOF,基民更相信自己的判斷。像易方達全部FOF加起來的規模都不會超過100億元,這很難對規模有1萬億權益基金產生重大貢獻。”

    此外,FOF對于公司內部產品種類的多樣性方面發揮的作用幾何呢?以張浩然的這只產品為例,該基金持有的類型只有靈活配置和偏股混合兩類。不僅如此,從重倉基金成立年份來看,成立年份最早一只在2004年成立,成立時間最近的一只在2020年,該FOF對于2021年和2022年新成立的產品也沒有絲毫的偏愛。

    同樣推出內部FOF的天弘基金,旗下年內業績靠前的天弘旗艦精選也主要把重倉基金聚焦在天弘醫藥創新、天弘增利、天弘中證銀行ETF等產品上,雖然包括了偏股混合、靈活配置、短期純債、貨幣市場、增強指數和被動指數等多種類型,不過這些基金也都是在2021年之前成立的,同樣也沒有表現出對新基金的偏好。

    在王琦浩看來,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內部FOF提供的指導意義則較為明顯:“對基民來說,FOF重倉持有的內部基金,提供了對該管理人旗下基金在‘內部人’評價體系中的地位排名,基民買基金時可以參考。不少內部FOF持有的基金與我們研究員看好的基金存在較大的重合。”

    具體說來,易方達優勢領航六個月持有重倉的前三只基金分別是易方達供給側改革、易方達瑞恒、易方達環保主題,此外陳皓管理的易方達新經濟也被該基金重倉。而天弘旗艦精選重倉的前三只基金分別為天弘醫藥創新、天弘優質成長、天弘醫療健康。此外,公司王昌俊管理的短債產品、王登峰管理的貨基也被該基金重倉力捧。

    (本文已刊發于8月20日《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包裝產品 基金公司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