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17日訊(記者 汪斌)時隔五年,北方稀土(600111.SH)與廈門鎢業(600549.SH)再度聯手“保供”。在相關市場分析人士看來,廈門鎢業與北方稀土簽訂“長協”,一方面可以保障廈門鎢業輕稀土來源,另一方面可以享受和北方稀土所屬企業及包頭市屬企業同樣的“內部價格”。
8月16日晚間,北方稀土、廈門鎢業公告稱,雙方已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北方稀土在滿足其所屬企業及包頭市屬企業需求的前提下,將優先保障廈門鎢業關聯公司金屬鐠釹、金屬鑭、金屬鑭鈰月度采購供應。而廈門鎢業將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優先保障北方稀土對中重稀土等產品的采購需求。
“在國際市場上,稀土是中國的一個拳頭產品,我們要站在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去做強強聯合的技術交流,來提升中國稀土技術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這是大家的最終目標。”廈門鎢業相關人士回應財聯社記者稱。
(資料圖)
上海鋼聯稀貴金屬事業部稀土分析師吳龍坤對財聯社記者指出,廈門鎢業和北方稀土旗下都有磁材企業,在金屬方面雙方側重點不同,但其產品都是磁材企業所需要的,二者此番合作,最大可能還是為了整合雙方的優勢資源。
“廈門鎢業旗下長汀金龍稀土有限公司的磁性材料生產近年來處于擴產狀態,隨著產量不斷釋放,對應稀土金屬需求也在增加。目前市場稀土金屬供應整體處于緊平衡狀態,和北方稀土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主要還是為磁材企業提供優質且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商。”吳龍坤稱。
據悉,截至2021年底,廈門鎢業已形成5000噸/年的稀土冶煉分離能力、8000噸/年釹鐵硼磁性材料和3000噸/年稀土金屬的加工處理能力。目前在建4000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擴產項目預計2022年底建設完成并投產,屆時有望形成1.2萬噸磁材產能。
目前,國內稀土行業由四大集團主導市場格局,分別為中國稀土集團、北方稀土、廈門鎢業和廣東稀土集團。其中,輕稀土只有北方稀土一家,其它三家均為重稀土公司。
據公開資料,輕稀土主要包含鑭、鈰、鐠、釹等7種元素,可用于生產永磁材料、玻璃、陶瓷等;中重稀土包含鋱、鏑等元素,主要可用于航天、國防、新材料合成等。
工信部和自然資源部今年下發的第一批稀土開采、冶煉分離指標顯示,北方稀土獲得6.02萬噸輕稀土開采指標,但無中重稀土開采指標;廈門鎢業獲得了2064噸中重稀土的開采指標,但無輕稀土開采指標。
事實上,廈門鎢業稀土資源儲能并不豐富。2021年年報顯示,廈門鎢業自有稀土礦山5座,合計儲量1818.45噸。今年四月,廈門鎢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稀土原材料自給率較低,稀土原材料的供應主要渠道之一,就是與國內規模較大的稀土原料供應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而北方稀土則需要廈門鎢業的重稀土。此前,北方稀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稀土是國家戰略資源,國內四大稀土集團稀土原料均沒有市場化交易。
民生證券研報認為,稀土行業仍然供不應求,價格有望維持高位,全球鐠釹氧化物2022年供需缺口達6767噸,供需缺口比例為8.3%。廈門鎢業此前在接受調研時亦表示,受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拉動,以釹鐵硼應用為主的需求快速提高。從中長期看,稀土價格將受供需關系影響,體現其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北方稀土和廈門鎢業第一次開展稀土產品供應合作。早在2017年11月,北方稀土曾與廈門鎢業簽署類似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吳龍坤提到,目前稀土供應處于緊平衡狀態,近期下游終端消費低迷,磁材企業新增訂單減少,對稀土原材料需求減弱,稀土價格處于持續陰跌走勢。截至8月16日,國內稀土價格指數為299點,較年內高位已跌去三成。
“雖然稀土價格持續回落,但兩大稀土集團合作長期來看是利好的。”前述相關市場分析人士如是說。
(編輯 劉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