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16日訊(編輯 牛占林)上個月,斯里蘭卡爆發了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危機,引發全球關注。一個多月過去了,該國仍在各種危機中苦苦掙扎,而其中最為迫切的便是糧食危機,畢竟民以食為天,若處理不當,一場更大的動蕩就在眼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名當地政府官員近日指出,由于缺乏化肥,斯里蘭卡將面臨大面積的農作物歉收,今年夏季水稻收成可能只有往年的一半。
大米是斯里蘭卡人民的主食,水稻的減產將進一步加劇該國的糧食不安全狀況。
分析人士將此主要歸咎于政策失誤和俄烏沖突。前任政府強行推行農業綠色轉型,2021年4月宣布在全國范圍內禁止使用化肥和殺蟲劑,強迫農民使用有機肥料,導致了大面積的歉收,斯里蘭卡不得不尋求糧食進口。
流年不利,今年年初,俄烏沖突爆發了,這導致全球范圍內的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斯里蘭卡外匯儲備本就稀缺,這下更是捉襟見肘。
斯里蘭卡佩拉德尼亞大學作物學教授Buddhi Marambe指出,在今年夏季作物期間,全國的水稻產量可能只有往年水平(平均200萬噸)的一半,主要是因為在作物的生長階段沒有足夠的化肥。
幾十年來,斯里蘭卡的大米一直能夠自給自足,但去年該國進口了14.9萬噸大米,今年缺口還在擴大,目前已經簽訂了42.4萬噸的進口合同。斯里蘭卡農業部目前正在評估增加進口的必要性。
斯里蘭卡統計部門7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該國食品價格漲幅達到了驚人的90%。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估計,2200萬斯里蘭卡人口中,約有670萬面臨著饑餓的風險。
此外,由于化肥短缺,以及各種成本飆升,一些農民正在考慮放棄耕作。據統計,一袋尿素以前的價格是1500斯里蘭卡盧比,現在是4萬盧比;除草劑價格也漲了10多倍。
有農民聲稱:“即使我們辛辛苦苦地在稻田里干活,我們也賺不到錢。由于燃料短缺,運輸大米的卡車也越來越少。就算收獲了,也沒有卡車從外面來購買和運輸我們的作物。”
斯里蘭卡總統維克拉馬辛哈本月初在科倫坡表示,未來半年時間是斯里蘭卡困難的時刻,斯里蘭卡要通過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協議,以穩定經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協議是斯里蘭卡目前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當務之急。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