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數據 > 正文

    天天時訊:中國制造真香!日本物流企業定制電動貨車 運營成本驟降三成

    財聯社8月12日訊(編輯 史正丞)據日本當地媒體報道,在宣布引入中國電動貨車差不多一年后,日本物流巨頭SBS控股對這個決策感到十分滿意,下一步將推進大規模的持續采購和應用。

    SBS控股解釋稱,通過迄今為止的運營試驗發現,僅僅是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用上中國電動車,在五年的運營時間里能比油車節省約30%的成本,而且運行效率上也沒有差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制造優勢明顯

    去年10月中旬,SBS控股官方宣布鑒于日本車商沒有類似產品,所以從中國OEM廠商定制了專門用于近距離配送的小型電動貨車。該車型負重達到1噸,標準續航300公里,更重要的是每輛車的進口成本只要380萬日元(折合19.2萬元人民幣),與汽油車成本相當。

    (來源:官方公告)

    在后續的測試中,SBS控股使用電動貨車裝載500公斤的水繞著東京行駛,測試項目包括一天內70次啟停,以及車內開著空調爬坡等具有挑戰性的場景。公司表示,從測試結果來看,該車型整體的續航大約在單次充電200公里左右,雖然達不到標準續航里程,但足以滿足充一次電送百余個包裹的單日工作需求。

    根據媒體的挖掘,展現了一條中日雙方合作打通電動車出海業務的流程:日本企業Folofly先提出外觀設計和企劃,然后中國東風汽車集團旗下的東風小康汽車使用自有平臺和軟件進行組裝,發貨到日本后再由Folofly完成本土報批上市的程序,并交付給SBS控股使用。

    由于Folofly本身不具備維修和保養汽車的能力,這部分工作也得通過外包解決。

    Folofly表示,目前這款合作電動貨車基于中國市場上在售的油車改造而來,增加了防抱死等系統以滿足日本安全審查要求,但整體來說改動不大,以方便控制成本。Folofly介紹稱,在中國生產能夠把每輛車的售價控制在400萬日元以下,同樣的車在日本研發并生產,標價至少要1000萬日元。

    據悉,為了節省成本,這輛車也犧牲了不少功能,例如這輛車沒有日本常見的手剎,使用的也是歐式充電口,同時汽車空調也不安裝溫度控制器。經過測試后,SBS控股要求生產商修改停車模式和充電口制式,但同意沿用目前的空調設計以增加續航。

    在一系列測試后,SBS控股最終拍板啟動車隊更新計劃,從9月開始每個月從Folofly購買一批電動車,最終的目標是公司旗下超10000輛汽車徹底實現電動化。這也是日本物流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貨車電動化改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