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廣東省在“粵盾-2020”廣東省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攻防演練閉幕式上,發(fā)布了全國首個體系化、可落地的省級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指數---2020廣東省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指數。
今年,為推進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指數評估工作的標準化開展,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組織編制并發(fā)布了《廣東省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指數指標體系》標準。標準結合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實際需求,從安全管理、安全建設、安全運營、安全效果四個維度,設計并構建了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指數指標體系。廣東省依據指數標準,結合“粵盾-2021”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情況,組織編制了2021年度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指數,并在全國首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發(fā)布,實現了數字政府網絡安全工作由“看不見、摸不著”向“可量化、可評估”的轉變,進一步筑牢了數字政府網絡安全防線,為全國輸出了數字政府網絡信息安全建設的廣東經驗和樣本。
目前廣東省已形成“粵盾”攻防演練、網絡安全指數和網絡安全工作績效考核“三方聯動”的模式,對數字政府網絡安全工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
一是提高數字政府安全治理能力的“助推器”。安全指數及指標體系引起了省市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加大了網絡安全工作的經費和人員等投入,提升了整體安全意識,為加強數字政府網絡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證。
二是各地市開展工作的“指南針”。指標體系的設計體現了我國網絡安全的總體要求,直觀反映了數字政府網絡安全的需求,能夠指導各級政府有重點的開展網絡安全防護工作,為實現數字政府安全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是提升公眾安全感的“定心丸”。安全指數有效促進了政府部門加強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提升了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的安全能力,大幅提升社會公眾享受政府數字化轉型紅利的安全感。
同時,安全指數在國內其他地區(qū)和行業(yè)領域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獲得了新的發(fā)展。
一是社會效應明顯,安全指數得到了相關部委的高度肯定,受到了多方的關注與報道,提升了網絡安全的關注度,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二是化學效應加速,由省政數局牽頭發(fā)表的兩篇論文獲得近500次下載,安全指數已被其他地區(qū)和建筑、電力等其他行業(yè)領域借鑒應用,取得了良好示范效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