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數據 > 正文

    2025年硬件預計吸收中國大數據市場約40%投資規模

    根據IDC 最新預測,全球大數據市場的IT投資規模有望在2025年超過3500億美元,五年預測期內(20212025年)實現約12.8%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較上個預測周期有所上漲。其中,大數據服務將保持其主導地位,市場份額在50%左右,企業通過持續增加對服務的投資來應對智能化過程中的新挑戰。

    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率先復蘇并總體保持恢復態勢。今年是中國政府實施“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增速進一步提升。IDC預測,中國大數據市場2021年整體規模超110億美元,且有望在2025年超過250億美元,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在五年預測期內,中國終端用戶對大數據硬件、軟件、服務的支出分布相對平均——與美國等區域不同,中國大數據市場的軟件訂閱制服務占比較低,本地部署及私有云模式仍需要采購大量硬件設備。至2025年,硬件預計吸收中國大數據市場約40%的投資規模,超過軟件和服務,增長穩定;大數據軟件市場占比將逐年提升,2025年超30%的市場支出將流向軟件,五年CAGR達到26.7%。IDC《2021年V2全球大數據支出指南》在技術維度(硬件、軟件、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大數據子市場做出了細分。以增速較快的軟件市場為例,2025年占比最多的三個軟件子市場分別為人工智能軟件平臺、非關系分析數據存儲及終端用戶查詢、報告和分析。IDC預計,2021年三者總和約占中國大數據軟件市場的48.4%,并在2025年提高至58.8%。非關系分析數據存儲、內容分析及搜索系統有望成為中國三大熱點子市場,增速較快,五年CAGR均在40%以上。(吉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