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升至4.364%,為2007年11月以來最高。3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升至4.455%,為2011年4月以來的最高收盤價。
(資料圖)
市場人士指出,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美債利率大幅上行是近期全球股市調整的主因。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走強,將影響投資者對全球股市估值水平的判斷,包括A股在內的新興市場,因此美債利率企穩可能是本輪股市反彈重要信號。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新高帶動風險資產估值中樞下移
財通證券報告指出,前兩輪典型的美債利率飆升引發A股調整發生在2018年和2022年,復盤底部過程發現,2018年10月8日美債利率觸頂3.23%,A股于10月18日觸底回暖;2022年10月24日美債利率見頂4.25%,A股于10月31日開啟回彈,因此美債利率企穩可能開啟市場反轉。
南華期貨金融分析師王夢穎對貝殼財經表示,本周全球市場最大新增風險是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新高,作為風險資產的定價錨,其新高意味著風險資產的估值中樞得下一個臺階,A股也不例外。
王夢穎認為,由于當前美債利率的壓力持續加大,北向持續的凈流出,對股指的底部位置預期需要進一步下移。以滬深300來看,3700點左右是比較恰當的位置。
平安證券策略團隊指出,黃金方面,美元指數及美債收益率的上行形成對黃金價格的壓制,黃金處于持續的短線向下調整階段,短期內金價走勢仍或較為動蕩。原油方面,考慮到目前沙特減產期間油市依然偏緊,原油價格總體仍保持易漲難跌,將持續維持高位震蕩。
美債利率是否已經見頂?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分析師白雪對貝殼財經表示,8月初以來美債利率震蕩中快速上行,背后有兩大因素共同推動:其一是供求因素。美國財政部三季度預計發債規模明顯高于預期、且從期限結構上看,中長期國債發行規模更大,引發長端美債利率上行;
其二是美國經濟基本面展現韌性、對“二次通脹”的擔憂升溫,加之美聯儲政策表態偏鷹,導致市場對美聯儲9月繼續加息的預期邊際升溫,同時預期高利率將持續更久,推動美債利率上行。
最新的美國消費數據,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市場對于經濟“不衰退”的預期;而近期國際油價上行、勞動力市場依然偏強,令市場擔心下半年通脹可能出現反彈風險,加之7月會議紀要基調偏鷹,導致市場對政策利率繼續上調的預期強化:8月22日最新的CME”美聯儲觀察“顯示,9月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14%,比上周進一步提高了3個百分點;11月加息的概率從上一周的38%大幅提升至46%;而明年3月起降息的概率則從90%迅速降至不到70%。
考慮到短期內美債發行壓力依然較大,在美債交易慣性下,預計8、9月,10年期美債收益率或仍將在4%左右的中樞高位波動。但預計四季度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將加劇,居民超額儲蓄的不斷消耗將掣肘消費支出增速,商品與住房通脹將保持降溫勢頭,而以服務業用工需求降溫、職位空缺率不斷走低為代表,勞動力市場也勢必走弱,美聯儲加息空間有限。這意味著10年期美債收益率難以長期維持在4%以上的水平,后續將大概率逐步回調。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指出,長端美債利率的波動是近期市場關注的一個焦點。回顧本輪美債利率上行的起點為5月10日前后,主要反映美國經濟的韌性和SVB(硅谷銀行)事件沖擊的緩和。
8月初以來美債利率的上行則疊加了供求因素的擾動。美國財政部三季度再融資例會大幅提升凈融資規模,并且抬升了中長久期債券發行份額,進一步引發長端美債利率上行。
復盤1958年來美聯儲12次加息區間10年美債收益率的形態可知,本次10年美債利率的高點出現的“太早了”。本輪暫停加息區間美債利率的走勢可能表現為W型。
東吳證券宏觀經濟團隊認為,展望后市,鑒于本次推高美債的核心因素還是強勁的經濟活動,讓市場對政策利率重新定價。如果通脹能夠持續下行,這將能夠限制住美債收益率上漲的空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通脹真的重新加速,這將帶領美債收益率再次沖高。而若想要美債收益率跌破3.5%,則需要失業率的大幅抬升或者明顯的就業降溫。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陳莉 校對 陳荻雁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