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烏克蘭炸橋擾亂俄關鍵補給線,美媒:基輔將戰爭范圍推向新方向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隋鑫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宇揚】為期兩天的烏克蘭問題國際會議當地時間6日在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達閉幕。就在與會各方強調通過國際協商實現烏克蘭危機和平解決之際,烏克蘭武裝部隊6日證實,烏軍當天下午襲擊了連接赫爾松和克里米亞地區的兩座大橋。俄官員強調,這兩座橋梁都是民用設施,未被用于軍事用途。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這是烏方對克里米亞半島及其周邊地區更廣泛襲擊的一部分,旨在擾亂克里姆林宮的關鍵補給路線,并將戰爭范圍推向新的方向。在上述兩座大橋遭襲之前,來自烏空軍的消息稱,俄羅斯在一夜之間對烏克蘭發動了多輪襲擊,涵蓋巡航導彈、高超音速導彈等,共計70多枚空襲武器,似乎至少有10枚導彈穿過了烏克蘭的防空網絡。輿論認為,俄此舉是為報復烏克蘭利用自殺無人艇對俄海軍基地新羅西斯克以及“白鮭魚”號油輪實施的一系列襲擊。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7日評論稱,烏克蘭的反攻已經進行了兩個月,但沒有達到期望。當前的情況說明他們正在改變策略。不過俄羅斯方面多次強調,俄羅斯在黑海地區擁有所有應對威脅的軍事和技術能力,能夠保障國家安全。


    (相關資料圖)

    打擊俄基礎設施常態化

    據俄羅斯《消息報》7日報道,俄羅斯和烏克蘭方面6日均證實,有兩座通往克里米亞的橋梁當天遭到了基輔方面的襲擊。俄媒報道稱,此次遭襲擊和破壞的是連接克里米亞半島和赫爾松地區的瓊加爾大橋,以及連接克里米亞半島和格尼切斯克鎮的格尼切斯克大橋。其中,瓊加爾大橋在今年6月曾遭到烏方的嚴重襲擊,因維修關閉了數周。有消息稱,襲擊上述兩座大橋的為西方向烏克蘭提供的巡航導彈。據俄羅斯官員透露,烏克蘭總共發射了12枚導彈,其中9枚被俄防空部隊攔截。

    赫爾松州代理行政長官薩爾多表示,烏方此次襲擊導致其中一座大橋旁的天然氣管道發生破裂,附近2萬名居民的天然氣供應中斷。他還稱,烏軍是在對平民和那些正在通過赫爾松地區的居民進行報復。

    俄羅斯軍事專家克努托夫表示,6日遭遇襲擊的兩座大橋對俄軍后勤補給非常重要,烏軍正在對克里米亞采取之前曾在赫爾松使用的戰術,即打擊俄軍的后方交通線,進而影響俄軍的后勤補給,迫使俄軍撤退。

    德國電視一臺7日引述美國專家的觀點報道稱,在烏克蘭打擊兩座橋梁之后,莫斯科在該地區的軍事運輸變得更加困難。美國戰爭研究所稱,對俄羅斯重要運輸線路的橋梁打擊是烏克蘭封鎖行動的一部分,旨在為未來的決定性反攻行動創造條件。他們可能會在一段不確定的時間內切斷俄人員、物資和設備通過克里米亞的運輸,這些裝備用于俄在扎波羅熱西部地區以及頓涅茨克地區的關鍵防御行動。這一襲擊可能會導致重大的物流中斷、延誤和交通堵塞。同時,烏軍部隊也在努力,攔截俄在黑海的后勤保障目標。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日評論認為,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宣布沖突正在“返回俄羅斯”的背景下,烏克蘭在俄羅斯控制的領土內發動襲擊已經成為這場戰爭越來越常見的特征。報道提到,除切斷俄方的“重要交通線”外,烏方還對包括莫斯科在內的俄羅斯城市實施了一系列無人機襲擊。烏克蘭此前還稱,將對俄羅斯在黑海的船只和通往克里米亞的重要橋梁發動更多襲擊。《紐約時報》稱,與此前的態度不同,澤連斯基和其他烏克蘭高級官員此次高調承認為兩座大橋遭襲負責,他們希望借此讓俄羅斯普通民眾直面戰爭。

    俄羅斯《獨立報》6日刊文稱,由于在前線的反攻沒有取得重大成功,烏克蘭轉而繼續擴大對俄羅斯本土的襲擊,包括對俄羅斯的工業、物流和運輸設施造成損害。

    德國媒體7日也稱,烏克蘭正在放棄西方(要求使用的)戰術。烏克蘭武裝部隊不再在雷區和反坦克障礙的火力下奔跑,而是希望用火炮和遠程導彈來削弱俄羅斯。不過西方對此持批評態度,因為這存在風險。今年7月,在烏克蘭襲擊克里米亞大橋時,德國《柏林日報》就曾批評說,這暴露了澤連斯基的危險策略。

    高調秀導彈,澤連斯基感謝西方軍援

    對于烏方針對俄境內民用設施實施的一系列襲擊,俄羅斯方面7日并未宣布進行報復性回擊,僅通報了一些前線上取得的進展。據俄《觀點報》報道,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7日表示,過去3天,俄軍在庫皮揚斯克方向的正面推進11公里,向敵人防御深度推進超過3公里。

    據烏克蘭獨立通訊社7日報道,烏“南方”作戰司令部聯合新聞中心負責人古梅紐克當天稱,未來兩天,俄軍可能不會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導彈和無人機攻擊,但可能會有定點打擊。

    就在烏方襲擊俄兩座橋梁之前,烏克蘭獨立通訊社6日報道稱,俄軍當天對烏克蘭實施了近期最強大的聯合打擊之一。俄軍使用了無人機、空基和海基巡航導彈以及高超音速導彈等武器。這是對此前烏克蘭對俄海軍基地新羅西斯克以及“白鮭魚”號油輪實施襲擊的報復性打擊。

    印度《歐亞時報》報道認為,烏克蘭在黑海的軍事活動完全由美國和北約協調。北約不僅提供無人機的情報,還可能提供海上無人艇發射平臺。北約軍事顧問直接參與對黑海基礎設施的襲擊給整個海域帶來威脅。然而,俄羅斯電子戰系統已經學會了對抗美國不斷監視克里米亞的偵察衛星以及偵察機。

    CNN7日稱,澤連斯基當地時間6日表示,美國和德國向烏克蘭捐贈的防空系統取得了“重大成果”。他表示:“我感謝在防空系統方面為我們提供幫助的每個國家。這些防空系統功能強大,非常有效。”澤連斯基6日還表示,基輔收到了“斯卡爾普”遠程導彈,并在社交媒體上展示了其中一枚導彈。澤連斯基在這枚導彈上寫下“榮耀屬于烏克蘭”。據了解,該導彈與英國此前援烏的“風暴之影”實際為同一種導彈,由法英兩國共同研制、歐洲導彈集團制造,是目前為止西方向烏供應的射程最遠的武器。

    解決沖突,俄方開出新條件

    在烏克蘭展示西方軍援的同時,俄方也準備加大力量生產武器。據俄塔社7日報道,俄總統普京當天會見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負責人切梅佐夫時表示,希望能增加包括“柳葉刀”和“立方體”巡飛彈在內的最新型武器的生產,稱它們在戰場上表現得非常有效。

    在戰場之外,俄《消息報》6日稱,為期兩天的烏克蘭問題國際會議并未同意烏方提出的和平計劃。總體而言,多個國家未改變基本立場。一些專家認為,如果到今年9月,反攻沒有取得任何有意義的進展,西方將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轉而采取長期沖突戰略。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7日表示,期待參加烏克蘭問題國際會議的國家能向俄方通報磋商進程。如果沒有俄羅斯的參與并考慮相關利益,任何有關烏克蘭危機的會議都沒有任何意義。她表示,俄仍然對通過外交手段解決烏克蘭危機持開放態度。扎哈羅娃強調,只有基輔停止敵對行動和恐怖襲擊,西方國家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烏克蘭沖突才有可能得到解決。同時,必須確定烏克蘭中立、不結盟和無核化的地位。

    俄衛星通訊社7日稱,土耳其總統辦公室消息人士當天透露,土總統埃爾多安計劃在8月與普京舉行的會談中,提議恢復烏克蘭問題和平談判,以盡早實現停火。他說:“總統將在解決沖突方面進行調解,安卡拉一再主張實現可持續的和平,盡快停火,坐到談判桌前。我們為此繼續努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