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浙江有“方法”!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于7月26日開幕,會期2天半。本屆大會以“專精特新 蓄勢聚力”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

    截至目前,全國已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8萬家、“小巨人”企業1.2萬家。下一步,工信部將抓緊制定出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出更多暖企惠企利企政策,為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資料圖】

    近年來,浙江不斷建立完善“法規+政策”的制度體系、“評育用”結合的培育體系、“平臺+樣板”的數字化轉型體系、“普惠+增值”的精準服務體系,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目前,全省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3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263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4351家、隱形冠軍341家

    浙江省推動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工作情況如何?有哪些特色亮點?

    建立完善“法規+政策”的制度體系

    2020年,率先出臺全國首部創制性法規《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2023年,修訂出臺《浙江省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條例》。同時建立“條例+配套政策”法規落實機制,推動省級有關部門制定配套政策舉措30余項,護航企業聚焦主業、精耕細作。

    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支持力度,先后制定實施《關于大力培育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浙江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等。

    建立完善“評育用”結合的培育體系

    2013年,率先開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工作。2016年起,借鑒德國經驗,創新性開展省級“隱形冠軍”企業培育。

    近年來堅持“評育用”并重,構建形成專精特新企業“篩選建庫—診斷指導—對標提升—融通對接—精準服務—成長評價”工作閉環。支持企業參與產業鏈核心技術攻關,全省專精特新企業共承擔“雙尖雙領”科研項目1212項,補鏈強鏈項目1700項,研制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產品608件。

    建立完善“平臺+樣板”的數字化轉型體系

    建設“1+N”平臺體系,打造“1”類基礎性平臺和“N”類特色專業型平臺,分類培育數字化服務商430家,提升數字化服務供給能力。

    深化打造“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新范式,推進46個工業領域細分行業產業大腦建設,累計建成未來工廠52家、智能工廠263家、數字化車間338家。

    遴選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試點縣49個,打造新昌軸承、江山木門等細分行業數字化改造樣本,引導中小企業“看樣學樣”,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1.0階段及以上覆蓋率達72.63%。

    建立完善“普惠+增值”的精準服務體系

    加快構建“一中心、一平臺、一碼”的公共服務體系,建好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打造“浙江企業之家”綜合服務平臺,開發企業碼,協同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建設認定小微企業園1299個,吸引入駐企業8.2萬余家,大力推廣“園區+服務團隊+共性普惠服務+個性精準服務”的服務模式。開展“小微你好”專項行動,組建11支專項服務團,舉辦服務活動6823場。

    建立“鏈主+鏈長+專精特新”協同機制,連續兩年開展“十鏈百場萬企”對接活動,今年已組織92場,參與企業1.46萬家,對接訂單654億元、融資988億元。

    來源:浙江發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